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一年品蟹时。目前虽然大闸蟹还没有大量上市,但朋友圈里、电商平台上各种预售的大闸蟹礼品券早已供销两旺,可谓是“活蟹未动,纸蟹先行”。但随着蟹券的泛滥,兑换难、蟹券空转的情况时有发生,伤害了消费者权益。
近年来,蟹券备受消费者青睐,不但线上销售火热,线下门店也多有售卖。“要做蟹,先发券”,不少螃蟹生意成了“零成本”买卖。据媒体报道,商家印刷面值500元的蟹券,以400元价格卖给营销人员,营销人员以500元价格对外出售,但以250元的价格往回收,再以300元的价格卖给蟹券商家。通过印刷、出售、回收、转卖等手段,一只螃蟹没有卖的情况下,通过一张蟹券,就能让蟹券商家、营销人员稳赚不赔。这么“赚”的买卖,难免让一些商家见利心动,却也埋下诸多消费隐患。
按理说,“螃蟹券”的出现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本是件双赢的事。一方面,可以减轻商家销售压力,增加可用资金,还可依据蟹券预售情况灵活调整备货量、销售计划;另一方面,因为携带或送礼方便,螃蟹可随吃随兑,也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蟹券成为消费套路“重灾区”。前不久,中消协发布“双节”消费提示称,在购买大闸蟹方面,消费者尤其要注意防范“螃蟹券”套路。
手握蟹券,但要真想把螃蟹吃到嘴里,恐怕没那么容易。一些消费者反映在购买螃蟹券后,或是面临“一券在手,螃蟹难求”的供需不平衡局面,或是出现母蟹变公蟹、四两变三两这样货不对板、缺斤短两的问题,或是在兑换有效期内遭遇商家跑路的困扰。还有商家甚至不惜用上“拖”字诀——无尽的提货流程,永远被约满的发货日期,以及相当于摆设的客服,一拖再拖,拖到你遗忘或放弃,那就正中其下怀了。
事实上,吃不着的“纸螃蟹”,不仅让消费者很受伤,也让商家赔上了信誉。如果说消费者用金钱为之买单,那么商家就是用品牌声誉、消费者信任为之买单。走出“螃蟹券”套路,符合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利益,这不仅需要消费者擦亮双眼,也有赖于商家诚信经营、真诚待客,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依法整治市场乱象,规范市场秩序。 (张冬梅)
相关内容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尝的6种小吃,本地人也爱吃,好吃不挨坑 a>
- 环球通讯!春风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气攻入内蒙古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a>
- 亚洲第一家嘉悦里!无论是风格还是软硬件都十分出彩-焦点资讯 a>
- 春游临江之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五:鸭江生态之旅(下游) a>
- 视讯!十重大礼重磅推出!2023湖南车展“看车有礼 购车有奖” a>
- 2023上海车展:出乎意料的错峰亮相 静评日产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讯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传统文化“牵手”课后服务 a>
- “课外书”有讲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读好书”?|天天报道 a>
- 环球简讯:防灾减灾须臾不可松懈 a>
- 广交会凸显我国外贸韧性 a>
- 【天天新视野】花卉产业红红火火 a>
- “壮族三月三”成全民派对 零售餐饮销售额2.3亿元 a>
- 全球速递!中经评论:现代农业要唱响“海洋牧歌” a>
- 天天播报:必易微(688045)4月24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237.75万元 a>
- 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谁还在存款? a>
- 每日看点!雪佛兰epicr是什么车_雪佛兰epica a>
- 孤立无援怎么读_孤立无援的意思 世界播资讯 a>
- 每日报道:电荷密度与什么有关_电荷密度 a>
- 全球新动态:科利莫尔:凯恩应避开巴黎,如果我是他会加盟曼联 a>
- 环球关注:备考2024年MBA | 华东师大的MBA质量怎么样,毕业之后好就业吗?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