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全球平均气温已多次打破最高纪录。高温难耐,大众渴望清凉,集中供冷这个老技术概念重新焕发青春,近日多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相关资料图)
集中供冷的原理与我国北方冬季集中供暖相似,是在冷站调节水温后,以管道输送冷水到用户终端来制冷。早在2000年,我国就印发了《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鼓励各地区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集中供冷,扩大夏季制冷负荷,提高全年运行效率。一些城市从那时起就探索建设区域供冷系统。目前,深圳前海、广州大学城、北京中关村、济南中央商务区等地都有区域集中供冷。
集中供冷前景如何?能否进入寻常百姓家?这需要算好环保账和经济账。
算环保账,集中供冷前景十分广阔。
区域集中供冷采用高效制冷机组和专业团队管理,其能效大大高于分体空调和分散式中央空调,节能效果显著,减排效益巨大。一方面,集中建设的制冷设备装机容量要远低于用户自建制冷设备之和,且可以夜间利用富余电力制冰、白天用储存冰提供制冷服务,实现夏季用电的“移峰填谷”。另一方面,城市中的人口密集区域如果分散供冷,每家的空调都往外排热,会加剧热岛效应,夏季城市局部地区气温能比郊区高出6℃甚至更多;而集中供冷可以大幅度降低热排放,有效缓解困扰城市的热岛效应。
从减排紧迫性看,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仍在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迫在眉睫。这将给各种环保节能技术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比如,广州城投大学城区域集中供冷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80吨,相当于2600亩森林的碳汇能力。未来,气候变化显然将给集中供冷的推广提供更强动力。
算经济账,集中供冷尚需降低成本。
按理说,集中供冷节能减排效益显著,那么它的经济性就毋庸置疑。但现实没这么简单,集中供冷项目想要盈利并不容易。作为一项复杂工程,集中供冷具备规模经济特征:用的人越多,客单价越便宜,用的人越少,客单价越贵。如果不能规模化推广,就有可能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比如,曾于2000年落地的山西省太原市集中供冷项目,涉及太原火车站等三个场所,总供冷面积4万多平方米,每年集中供冷时间为6月末至8月末。但因冷源电厂转型升级、供冷面积多年没有增加等原因,2014年就暂停了。
目前集中供冷主要用于大学城、商务区等人口密集的城市新建公共场所,如果想推广到城市的普通居民小区,价格就是绕不开的敏感因素。一方面改建成本高,集中供冷需要改变原有制冷系统、重新铺设管线,会对建筑物中原有装修造成损坏,已完成装修并安装了空调的用户,大多数不愿意支付改造成本。另一方面使用费不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我国南方城市部分已推广集中供冷的小区里,住户每月供冷费达数百元,与空调电费相当甚至略高。
因此,要推广集中供冷,必须降低用户成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技术挖潜,比如研发更简便廉价的改造方案降低初装费,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调控进一步降低能耗来降低运营费。二是政策扶持,在城市新区规划中纳入集中供冷,让集中供冷成为与集中供热、自来水、城市燃气、电力一样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与其他基础设施同步建设,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在新城区投入使用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集中供冷是环保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要低碳,也要低价。需要算好两本账,因地制宜、稳妥推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惠敏)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集中供冷要算好两本账 a>
- 爱心服务暖人心——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军婷 a>
- 特殊环境安全性是重点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将有统一国家标准 a>
- 三部委关于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的通知 a>
- 机器换人、智能制造,内蒙古重点产业专项资金拟支持这些项目! a>
- 三亚138所公办学校教室8月底实现空调全覆盖 a>
- 游泳世锦赛丨游泳——女子800米自由泳:李冰洁获得亚军 a>
- 在“宋韵今辉”里读懂“两创” a>
- 电脑在哪查看配置信息 电脑怎么查看硬件配置信息 a>
- 安阳发布公告:全体市民尽可能人不出户,车不上路 a>
- 岳阳湘阴:20项举措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火墙” a>
- 首都机场启动运管委协同一级响应 已保障航班135架次 a>
- 美国威斯康星州两架飞机空中相撞 致4人受伤 a>
- “杜苏芮”致福建145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30亿元 a>
- 福州今天8时终止台风“杜苏芮”应急响应和暴雨应急响应 a>
- 危地马拉沿岸近海发生5.7级地震 a>
- 一文读懂 | 新能源汽车遇到暴雨和积水怎么办? a>
- 凉拌西葫芦怎么做? a>
- 大益普洱茶最新价格2023年07月30日 a>
- 三星堆博物馆官网(三星8160手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