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即使在控制卡路里的饮食下也难以减肥?原来是血糖水平在作怪!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进食后几小时内血糖水平大幅下降的人比血糖水平保持稳定的人更容易感到饥饿。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代谢》杂志上。
研究小组在两周内,从1070名受试者中收集了关于血糖反应和其他健康标志的详细数据,这些受试者吃了共计超过8000多份标准早餐和7万多份自助食物。标准早餐以松饼为基础,松饼含有等量的卡路里,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的组成有所不同。受试者还进行了空腹血糖反应测试(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以衡量他们的身体对糖的处理情况。
受试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戴着粘贴式连续血糖监测仪以测量血糖水平,同时还配有可穿戴设备来监测活动和睡眠。他们还使用手机应用程序记录了饥饿感水平,以及他们一天中进餐的确切时间和具体食物。
对餐后血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餐后头两个小时内血糖水平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即所谓的血糖峰值。研究小组在分析数据后注意到,一些人在最初的血糖峰值后2—4小时经历了显著的“血糖下降”,他们的血糖水平在回升之前迅速降至基线以下。
研究发现,早餐进食3—4小时后血糖水平大幅下降的人容易感到饥饿,会再次进食,这会导致他们每天比其他人多摄入312卡路里的热量,一年之内累计体重或可增加约9公斤。
研究人员还发现,虽然吃同样的食物,但人与人之间的血糖反应存在很大差异,这既取决于个人新陈代谢的差异,也受饮食选择和日常活动水平的影响。此外,年龄、体重或BMI与不同血糖反应类型的人之间没有相关性。但平均而言,男性的血糖水平下降幅度略大于女性。
研究人员表示,选择与自己代谢水平相符合的食物可以帮助人们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饱腹感,总体上就会吃得更少些。
领导该研究小组的诺丁汉大学医学院的安娜·瓦尔德斯教授说:“餐后血糖水平下降对饥饿和食欲有如此大的影响,这对于帮助人们了解和控制自己的体重和长期健康有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卡路里
相关内容
- 花钱就能修复个人征信?别信 a>
- 2021年进出口规模突破六万亿美元 “十四五”外贸开局良好 a>
- 外资流入高速增长 人民币债券吸引力从何而来 a>
- 屈臣氏就主播不当言论致歉:对1分钱促销面膜补货 a>
- 三大品牌推超千元啤酒 网友质疑是不是“智商税” a>
- 中新财评:“1分钱促销面膜”事件,企业莫搞错了自己的身份 a>
- 盲盒新规出台,泡泡玛特火速回应,网友:肯德基呢? a>
-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报告关注“一带一路”绿色潜力 a>
- 香港去年“补地价”收入近449亿港元 按年增2.5倍 a>
- 兴通股份、万控智造1月20日首发上会 a>
- 屈臣氏主播骂消费者像“疯狗”,还波及美团,发生了啥? a>
- 银保监会组织开展保险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专项检查 a>
- 三峡船闸换向运行 有效调节船舶非对称积压 a>
- 国际机构报告:“一带一路”或将有力助推沿线国家低碳基础设施建设 a>
- 2021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920.2亿元 a>
- 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a>
- 港股微跌46点 专家料下周可挑战25000点 a>
- 国家医保局:已完成接种的加强针主要由企业免费提供 a>
- 国家医保局:国谈药2021年累计惠及患者1.4亿人次 a>
- 冬日里的“莓”好时光 山西潞城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民增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