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这批黄河雅罗鱼鱼卵的受精率达到98%!”3月10日,在卢氏县文峪乡磨上村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种质资源库负责人赵道全兴奋地宣布人工授精试验结果。这是黄河雅罗鱼这一原生种群珍稀鱼种在国内首次人工繁育成功。
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种质资源库负责人赵道全兴奋地宣布黄河雅罗鱼首次人工繁育成功
黄河雅罗鱼是鲤科雅罗鱼属的一个物种,体型修长优美,肉质细嫩可口,曾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干支流内的特色鱼种。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起资源量严重下降,到2013年左右已处于濒危境地。
是什么导致黄河雅罗鱼陷入生存困境?
原来,每年5月,黄河雅罗鱼需要在水温15摄氏度左右的缓流和砾石滩产卵。产卵季节过后,还要洄游到龙羊峡河段。“但是,黄河上游大型水库兴建后,在蓄水时也拦截了巨大的热量,导致下游河流水温下降,严重影响了鱼类产卵。上游密集增加的梯级水电站,也如同一道道闸门,限制了雅罗鱼群洄游。”赵道全讲述着发生在黄河雅罗鱼身上的故事。
在人类水利开发需求和鱼类生态保护之间,科研人员如何达成新的平衡?
近年来,我省围绕拯救黄河流域珍稀鱼类资源,积极开展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活体、标本及细胞和基因等遗传材料收集、保藏、研发、利用等工作。2015年省科技厅设立了河南省水产种质资源库,现在已保藏有黄河鲤、淇河鲫、黄河鲶、黄河雅罗鱼、拟鲿等33个种类、2万余份种质资源。
科研人员在采集黄河雅罗鱼鱼卵
特别令赵道全自豪的,是科研人员们突破了一批土著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乌苏拟鲿的规模化繁殖,具备了补充自然资源的条件。
“去年5月,我们在黄河流域中上游放流了2万余尾拟鲿鱼种,它们将在2年后形成新的鱼群,融入黄河流域生态链。”赵道全介绍说,此次黄河雅罗鱼成功实现了首次人工繁育,意味着这一黄河“土著”的“回归”也已进入日程。
“以前,黄河雅罗鱼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传统美味,近几十年来却长期缺席消费市场。”赵道全感慨道,“随着人工繁育的成功,这一久违的‘黄河特产’不仅有望回归黄河流域生态链,也将为促进黄河流域水产经济发展再添‘生力军’。”
在本次野外考察中,科研人员采集到的黄河雅罗鱼亲本。
关键词: 黄河
相关内容
- 视讯!十重大礼重磅推出!2023湖南车展“看车有礼 购车有奖” a>
- 2023上海车展:出乎意料的错峰亮相 静评日产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讯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传统文化“牵手”课后服务 a>
- “课外书”有讲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读好书”?|天天报道 a>
- 环球简讯:防灾减灾须臾不可松懈 a>
- 广交会凸显我国外贸韧性 a>
- 【天天新视野】花卉产业红红火火 a>
- “壮族三月三”成全民派对 零售餐饮销售额2.3亿元 a>
- 全球速递!中经评论:现代农业要唱响“海洋牧歌” a>
- 天天播报:必易微(688045)4月24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237.75万元 a>
- 中小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谁还在存款? a>
- 每日看点!雪佛兰epicr是什么车_雪佛兰epica a>
- 孤立无援怎么读_孤立无援的意思 世界播资讯 a>
- 每日报道:电荷密度与什么有关_电荷密度 a>
- 全球新动态:科利莫尔:凯恩应避开巴黎,如果我是他会加盟曼联 a>
- 环球关注:备考2024年MBA | 华东师大的MBA质量怎么样,毕业之后好就业吗? a>
- 最新快讯!中哈农业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大使随笔) a>
- 今日聚焦!探寻“地外生命”之谜(科技大观) a>
- 习近平致电祝贺楚普就任孟加拉国总统 a>
- 青海推动基层社工中心建设_每日速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