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商网
平顶山出土四千年前专为墓主“定制”的明器
发布日期: 2020-12-09 09:05:30 来源: 大河网

古人下葬时通常会放置随葬器物,也叫明器,比如大名鼎鼎的兵马俑、唐三彩都是明器,那么更早时期的明器长什么样?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发布了5项重大考古新成果,平顶山叶县余庄遗址位列其中,该遗址出土的距今超过4000年的多组专为墓主“定制”的明器颇为引人关注。

12月5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来到余庄遗址考古现场进行了实地探访。

据了解,余庄遗址东西长南北窄,东西最长大约1600米,南北最宽约1000米,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距今4000至4500年,是河南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截至12月5日,考古工作人员已发现墓葬、房址、窖穴等各类遗迹50余处,出土器物200多件,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处编号为M10的墓葬,余庄遗址考古发掘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伟华博士告诉记者,M10墓葬面积为3.12平方米,经体质人类学专家现场鉴定,墓主人50岁左右,棺外左侧也有一具尸骨,年龄在20岁左右,据学术推测,棺外之人很可能是殉葬。

同时,考古工作者在墓坑里还发现鼎2件、罐2件、长颈壶1件、尊1件、高柄杯6件以及豆、觚、碗各7件,排列有序、制作精良,呈现出鲜明的礼制色彩。

据介绍,这是在河南境内目前已发现的随葬器物数量最丰富、等级规格最高的龙山文化墓葬,可以确定墓主人是当时的贵族阶层。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墓葬中,陪葬品多是主人生前实际生活用品,例如陶罐、陶碗、玉石和贵金属等,而此次出土的33件陪葬品,尽管也是鼎、罐、豆、觚和碗等器物,但从规格上要比生活用品小很多,应该无法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也就是说,至少在4000年前,就已经有了专门为墓主“定制”,用来陪葬使用的明器。

记者了解到,从余庄遗址发现的考古材料来看,在龙山文化时期,余庄是一处大型聚落,其年代下限已经进入了文献中的夏代纪年。

“目前正在进行遗址边缘的确认工作,没有发现有城的迹象,如果是城,一定会有城墙。目前,M10墓葬坑的精确测年正在进行当中,现在只能说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精确测年结果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吴伟华说。

关键词: 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