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记者在位于五泉镇的杨凌稷乡情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看到,棚内一排排冬枣树上,颗粒饱满的枣子已经陆续成熟。原本10月至11月份成熟上市的冬枣,在这里已经提前到了7月上市。
“我们种植的冬枣,最优果的甜度可以达到27%到30%,重量在20到25克,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目前,在杨凌周边以及南方地区均有销售。”杨凌稷乡情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园区管理人员汶俊浩说。
(资料图片)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是2018年冬在五泉原蔬菜大棚的基础上建成的,其间经过西农大专家的指导,园区不断提升改造,已经探索形成6种不同的温室冬枣栽培模式,配备了水肥一体化系统、土肥监测室、溯源体系等设施,近期又成功开发了保温被卷覆自动限位、自动通风系统,对于保证果品品质、稳定单棚产量,加长冬枣鲜果供应时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实现杨凌智慧设施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冬枣的提前上市,除了先进的设备支撑,剪枝整形、灌水、环割等作物过程实行的规范化管理和冬枣技术栽培 、土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优势也为“冬枣”变“夏枣”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个棚的产量大概1500到2000斤,按平均每斤售价20元算,每棚的产值能达到3万到4万元左右。目前基地长短棚共96座,今年预计总产量10万斤,总产值将达到200万元;明年有望实现产量20万斤,总产值将达到400万元。”汶俊浩说。
冬枣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壮大了汤家村的特色产业,成为了汤家村的“拳头农产品”,同时也为村民带来了务工收入。农忙季节将近100个人左右在基地务工,每人月工资基本能达到2000元到4000元左右。
今年,该基地在汤家村又流转了20亩土地,冬枣苗木已经定植,正在进行设施大棚建设。“我们还要在基地建设三种有推广价值的设施果业专利温室,即一座9连栋长阳坡温室,两座不同类型的日光温室,以期实现全自动现代化控制模式的同时,不仅计划将冬枣的成熟期提至5月中旬以前,而且还要进行设施果业与林中养鸡的的绿色循环模式。”汶俊浩说。
“目前,冬枣基地和我们汤家村联合申报的陕西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教学基地已于2022年4月26日得到批准,今年下学期将开始运行,届时可在村里开发研学旅游,进一步带动村里的餐饮产业和农产品销售,为村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新路子。”汤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汤龙军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杨凌示范区推进实施的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与‘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为我们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汤龙军表示,汤家村资源很多,葡萄、火龙果、冬枣、瓜蒌、猕猴桃、草莓、西红柿……村民啥都种,品种非常多,然而,过去品种多却不成规模,自“五联一抓”乡村振兴工作启动以来,村上极力引进龙头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为产业发展谋求新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立足区域实际与资源禀赋,积极推行“专家联产业、科研联生产、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五联一抓”乡村振兴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区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协同优势,为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提供了强大动能。
下一步,示范区将深入推进“五联一抓”工作模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布局乡村产业链,为乡村振兴破局发力,以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举措,助推村经济向好发展,不断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记者:行波 王恒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汤家村里枣生“金” a>
- “飞天”种子回家了!杨凌举行交接仪式 a>
- 追寻水稻制种高光地带 a>
- 长丰(双凤)经开区开展“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系列科普活动 a>
- 陕西省关中西北部大暴雨 泾河出现今年最大洪水 a>
- 淄博:购机户速看!国三农机产品购置补贴办理时限延长至8月31日 a>
- 十堰已有六个县(市、区)纳入湖北省2023年成套设施装备补贴试点 a>
- 最接地气的奖品!贵州“村超”决赛冠军队奖小黄牛一头 a>
- 抖音直播携手中央民族乐团发起“乐上花火2”,首场活动落地长沙 a>
- 伊顿推出电动车队充电新方法 将安装时间缩短40% a>
- 科创板四周年:强化硬科技支持 赋能资本市场创新实践 a>
- 国家统计局: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3% a>
- 国家税务总局:上半年免征新能源车购置税491.7亿元 a>
- 翔丰华不超8亿元可转债获深交所通过 国泰君安建功 a>
- 工信部就《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等征求意见 a>
- 甘肃药业集团高质量实现2023年上半年“双过半” a>
- 日本滨松光子重启收购丹麦光纤激光器巨头! a>
- 马云要去搞农业?这家科技公司已获得马云大量投资 a>
- 扭亏为盈,铂力特预计2023年上半年营收4.39亿元,同比增长58.68% a>
- 室温下“超导”材料发现者存疑:测试方法粗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