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黄土高原曾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黄河流域1990年水土流失面积46.5万平方公里,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但到2021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25.93万平方公里,绿色版图由陕西延安一线到榆林一线,向北推进了400公里。黄土高原逐步由“黄”转“绿”,这一变化是怎样实现的呢?
近日,记者来到陕西省绥德县的韭园沟,看到这里小流域治理观测重点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当地淤地坝进行防汛巡查。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特有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沟壑里,修筑一道道拦截泥沙的大坝,既能拦蓄洪水,也能防止淤沙对下游民居和农田的危害,同时也减少了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副总工 马三保:打淤地坝直观的作用就是抬高沟道侵蚀基准面,抬高基准面以后,侵蚀强度就显著降低;发生一次降雨洪水以后,把洪水排出去时间拉长了,再就是含沙量也降低了。
韭园沟这一带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在没有建设淤地坝之前,由于黄土抗侵蚀能力弱,每次遇到暴雨洪水,都会形成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经过多年的治理,目前,韭园沟已建成以241座淤地坝为主的综合治理体系,拦泥库容达3414.53万立方米。在黄土高原地区,像韭园沟这样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淤地坝达到5.71万座,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总工程师 喻权刚:经过70多年的试验研究,在黄土高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总结出了像绥德韭园沟这样,沟底打淤地坝,沟坡植树种草,梁峁坡修梯田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基本上能够实现泥沙不下坡,洪水不出沟,一部分已经达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标准。
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的黄河流域2021年水土保持公报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黄河流域累计修梯田624.14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种草1534.84万公顷,这些治理举措让黄土高原逐渐由“黄”变“绿”,绿色版图由陕西延安一线到榆林一线,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二级巡视员 罗万勤:黄河流域1990年水土流失面积46.5万平方公里,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率仅为41.49%。但到2021年,通过大规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25.93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了67.37%,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双下降。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由“黄”转“绿”!黄土高原这一变化是怎样实现的→ a>
- 天津农机补贴调整,拖拉机暂不变 a>
- 高起点定位,创新化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引领夏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 a>
- 至8月31日 | 安徽省延长“国三”农机产品补贴申请办理时限 a>
- 垣曲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组织召开果林管护机械技术培训会 a>
- 服务万里 关怀无限|英轩2023年服务质量行活动热浪来袭(内蒙站) a>
- 勾栏是什么意思(“自从我膝盖中了一箭”是什么意思) a>
- 普通类本科批次B阶段录取结果可查 7月29日起填报征询志愿 a>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至1% a>
- 自研4D纯视觉自标注!大疆车载正式命名“成行平台”:首搭量产车即将上市 a>
- 生物制造机会“两手抓”,华熙生物率先打造“生物智造”标杆企业 a>
- 新生儿人数连续90个月持续减少 韩国“幽灵婴儿”背后的残酷真相 a>
- 共同打造氢能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基地!徐工集团与丰田汽车签订氢能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a>
- 17家!苏州市第三批生物医药产业潜力地标企业名单 a>
-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 a>
- 61位专家入选湖南省散装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改革工作专家库 a>
- 小家汇聚大爱 一家三口齐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a>
- 文旅消费强劲复苏 a>
- 申城天气:受台风外围影响,今天风雨雷电齐上场,气温27~30℃ a>
- 今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情况如何?一组数据了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