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浙江省的一个村庄。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着满满的一桶脏水,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倒。当时,我家厨房没有排污水管,村里没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黑又臭。今天,‘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使我们的村庄变成了一张亮丽的明信片。”
当地时间2018年9月26日,纽约曼哈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
(资料图片)
站在联合国的演讲台上,中国浙江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农民裘丽琴自豪地告诉世界,历经15年奋斗,她的家乡已变成“开门就是花园、全村都是景区”的美丽乡村。
世界将铭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中国故事。这项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一直牵挂的民生工程,荣获“地球卫士奖”。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
“千万工程”何以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走,到浙江去,让我们到当地百姓的口碑中去寻找答案!
蝶变 美丽生态让幸福感更足
书香、花香、咖啡香弥漫,林声、水声、鸟鸣声悦耳,这是记者对安吉“余村印象”的第一感觉,它是全国首个乡村零碳建筑,外观形似一把钥匙,寓意破解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困惑。身处其中,村民姜志华感慨良多。
从余村水泥厂化验师干到技术副厂长,姜志华见证了余村“靠山吃山”成为“首富村”的过程。
2003年,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余村关停矿山和水泥厂,通过复垦复绿、治理水库、改造村容村貌,“美丽乡村”建设将当地“绿水青山”的环境优势转化为建设“金山银山”的现实生产力,形成户外拓展、休闲会务、农事体验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2022年7月,余村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上千名青年人来到余村及周边村庄工作和生活。在新村民和返乡人的影响下,当地村民主动提升业态、拥抱发展,乡村发展内驱力更加强大。
“老百姓的幸福感杠杠的!”如今担任游客观光车司机的姜志华,经常把亲身经历和美丽乡村故事讲给游客听,“在家门口就能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肯定幸福。”
乡村蝶变的故事,在浙江比比皆是。
“千万工程”起笔之时,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便是一个“可以供大家参考借鉴的新村庄”。如今,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河道、美丽公路展示着未来乡村的美好景象。
“我们的垃圾分类已实现数字化监测。对于异常投放情况会有工作人员实地查看,方便精准管理。”梅林村第一书记孔高敏介绍数字驾驶舱的使用方法。作为“千万工程”的切入点之一,“垃圾革命”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环节。
通过美丽乡村、共富乡村、未来乡村的迭代升级,梅林村始终走在乡村振兴的最前列。“老百姓在意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无人超市、24小时图书馆、智慧老年食堂、智慧医疗站……在梅林村,“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一体的乡村新图景触手可及。
嬗变 美丽经济激活发展动力
“现在的生活是真幸福!”坐在一对两百岁的银杏“夫妻树”下,罗月红讲起退休后的生活。在德清县仙潭村“幸福邻里”做社工,既要为村里的民宿主免费带娃,还要照顾村里的孤寡老人,她却乐此不疲。热爱艺术的她,号召村里人成立了舞蹈队、腰鼓队、舞龙队,还拍视频做宣传,“我想与更多人分享我们的幸福。”
从“脏乱穷”到“绿富美”,仙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仙潭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民宿,走出了一条以一个房间做大一个产业,真正把美丽环境转换成美丽经济、以美丽乡村反哺美丽生态的共同富裕路。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仙潭村联合周边的南路村、四合村组成“强村公司”,实现三个村资源共享共创,引进新业态,发展文杏里书房、仙潭美术馆、大地艺术等项目,邀请全国各地的作家、编剧入驻,开设“编剧村”,将仙潭打造成文艺人才集聚地和文学艺术创作基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
位于绍兴市柯桥区西北部的棠棣村,是一个以花闻名、以花为业、以花致富的小山村。以“千万工程”为契机,棠棣村发挥花木产业优势,走出了一条以花卉苗木为主、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特色致富路。
以往,“担花走南北”道不尽花农的艰辛。如今,这里不仅美舍依花田、绿荫入春池,还依托盘活闲置资源、强化数字赋能、深化农文旅融合等手段,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棠棣村印染厂旧址,建起一座数字化共富工坊,花情监测、通风、施肥、喷淋喷灌全部实现“指间管理”,偌大的工坊内,除了正在直播销售的工作人员,几乎见不到花农。
“从培育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柯桥区兰花产业农合联秘书长赵虎一语道出棠棣村的共富密码。2022年,棠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演变 美好生活催生变革力量
跟着“千万工程”的脚步,安吉县横山坞村一改过去“烂泥村”的面貌,变身生态宜居的“美丽村”。如何让美景变“钱景”?村民和设计师陈谷一拍即合:走高标准民宿集群道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
“所有民宿主必须有一技之长,必须亲自参与经营。”作为“小瘾·半日村”民宿集群的总设计师和创始人,陈谷认为,只有差异化、多样化经营,才能形成品牌效应,增强竞争力。
严格的民宿主筛选机制,保证了民宿的质量。民宿集群内度假、美食等主题各具特色,图书馆、杂货店一应俱全。2022年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营收超6700万元。
安吉县余村数字游民公社主理人许崧,吸引400余名高技能、高学历、高收入的“数字游民”来此创新创业,催生乡村新业态。
“千万工程”的所有故事中都离不开人才的身影,但所有故事的主角始终都是广大农民群众。
村口池塘边,一棵大樟树郁郁葱葱,树干上的“樟树下议事”木制字牌经年累月,见证了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的岁月变迁。乡村美景被挡在家家户户的围墙之外,美丽乡风难吹进围墙之内,怎么办?新业态发展起来,游客太多无处停车,怎么办?产业发展快,空间资源不够,怎么办?
“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拆掉的是围墙,打开的是邻里之间的心墙。共享家庭停车位,扩建停车场,停车难题迎刃而解。联合周边村社,共享资源成果,抱团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千万工程”持续推进20年,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20年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5431元提高到2022年的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目前,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90,已经连续十年缩小。
造福浙江,引领中国,影响世界。从老百姓的口碑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千万工程”将给出更美的答案。(记者 张晓华 陆健 史薇薇)
来源:光明日报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之江大地上的“三变三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二十周年记 a>
- 日本排海“祸水”,岂能让全世界帮着买单-环球观焦点 a>
- 环球即时看!大山深处的铁路值守员 a>
- 端午假期浦东机场出入境达16.5万人次,热门目的地有这些 a>
- 全球短讯!中央气象台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a>
- 俄称击退乌军进攻 乌称打击俄导弹系统 天天观速讯 a>
- 多地出大招!人气旺了 消费火了 a>
- 观察:恭喜梅西!迈阿密国际献大礼:巴萨3位传奇巨星重聚,踢兄弟足球 a>
- 电脑键盘标点符号大全图解_电脑键盘标点符号大全|世界今头条 a>
- 释放健康消费需求,SKG拿下618 “全场连胜” 环球观察 a>
- “全面清算蔡英文”?民进党一场暗战打响,侯友宜迎3大翻盘机会-焦点资讯 a>
- 【通用设备】节能产业投资机遇分析:节能在双碳目标下的作用与机遇 a>
-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每日简讯 a>
-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呼吁在苏丹和乍得之间建立人道主义走廊 a>
- 白俄罗斯称普里戈任同意停止在俄领土行动 a>
- 俄媒:普里戈任与瓦格纳集团武装人员已全部从俄南部军区司令部撤离 a>
- 佩斯科夫:将撤销对普里戈任的刑事立案_天天快看 a>
- 【环球快播报】没看样板间就掏上千万,上海这些业主如今发现一堆问题!开发商回应... a>
- 环球观察:瓦格纳逼近 莫斯科公共建筑人员疏散 基本信息讲解 a>
- vivo手机悬浮窗设置后怎么开启 vivo手机悬浮窗设置-世界独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