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商网
泉州全市体育场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均位居福建全省第一
发布日期: 2021-09-27 14:40:39 来源: 泉州晚报

在今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泉州籍参赛选手创造了2金1铜的历史最佳成绩。这份满意“答卷”,并非偶然。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泉州推进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齐头并进。全市体育场地面积、体育社会组织数量、省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数量、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总数量等重要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

在全民健身方面,“十三五”以来,全市投资24.86亿元建设体育民生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6个,承建省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125项,新建市级全民健身设施项目333项,新建、改造提升基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80座,体育场地面积、数量分居全省第一、第二位。全市新增足球场地131片,其中南安市是福建省唯一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泉州还举办各级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244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179万多人(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竞技体育方面,年来,泉州运动员在各重大体育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除在本次东京奥运会摘得2金1铜外,泉州在第十三届全运会获得7枚金牌、18枚奖牌,金牌和奖牌数均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创造了全运会参赛史上最佳成绩;第十六届省运会获得了208枚金牌、163枚银牌、230.5枚铜牌和总分5566.5分的佳绩,打破六项全省纪录。同时,体校办学水明显提升,泉州体育运动学校、南安体育学校、晋江少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新周期“国家高水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在体育产业方面,泉州积极实施龙头企业成长计划,引领企业创新发展,2020年规上企业实现产值约3500亿元。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通过旧厂房、旧仓库或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兴办体育场馆100多座,篮球、足球、游泳等项目培训出现“井喷式”增长,培育出击剑、马术、滑翔伞等新兴休闲项目。其中,新增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6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泉州市还推行体育“多元化”办赛改革,推动CBA男子篮球职业联赛、WCBA女子篮球职业联赛、全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福建主场落户泉州,球场上座率稳步提升;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事级别逐年提升至UCI2.2级,成为国际自行车联盟重要年度赛事之一。(记者 吴宗宝 吴聪伟)

 

关键词: 指标 位居 福建 泉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