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商网
广东将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
发布日期: 2021-07-15 09:19:02 来源: 潮州文明网

日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

根据《广东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名录登记表》显示,这类遗迹主要集中在广州、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湛江、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11个地市,共计31处。其中,潮州遗存数量达6处。

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的锦石岩寺遗址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目前已组织各地文物部门、专业技术团队推动广东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基本摸清省内石窟寺遗存数量及保存状况的家底。

将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

通知指出,我省将加强石窟寺基础性保护工作、规范石窟寺旅游开发活动、提升科技展示水平、建立石窟寺安全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等,切实加强我省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

其中,通知要求完善石窟寺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石窟寺安全长效机制,落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实施石窟寺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公告制度,严厉打击盗卖走私石窟寺文物、损坏损毁石窟寺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等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开发利用,将具备开放条件的石窟寺纳入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记者看到,通知要求充分运用调查报告成果,关联历史信息,采用传统标识展示牌、电子标识指示牌或智能化信息牌等多元化手段,完善展示标识解说系统,并不断提升和完善游客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在提升科技展示水平方面,我省将实施石窟寺展示提质工程,通过数字化采集、存储、处理、修复、展示、传播等对石窟寺资源进行转化、再现、复原,形成可共享、可再生的石窟寺数字资源形态,并通过联合办展、巡回展览、云展览等模式,促进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省内外相互交流,打造以石窟寺艺术为主题的精品陈列展览。

广东发布石窟寺调查成果

2020年起,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各地文物部门、专业技术团队推动广东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

经过历时五个多月的专项调查工作,广东省石窟寺专项调查的一线队员对省内31处石窟寺、365处石刻及摩崖造像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基本摸清了广东省内石窟寺遗存数量及保存状况的家底。

专家介绍,从调查的成果来看,广东地区的石窟寺在年代、风格等方面都与我国北方有所不同,除了始建于南朝的韶关市乐昌市江湾村西石岩寺,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龛岩摩崖石刻为代表的6处石窟寺开凿于隋唐时期外,其余石窟寺的开凿时间均在宋代以后,以明清为主,且形制与风格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潮州市湘桥区石庵石窟

潮州市潮安区甘露寺石窟外景

在潮汕地区,就集中有诸多石窟寺遗址。与粤北地区石窟寺多开凿于人迹罕至的山中不同,汕头地区部分石窟寺与城镇乡村的联系更为紧密。

石岩古寺窟龛内的无知和尚石造像

以潮阳区的石岩古寺为例,石窟所在的东岩紧邻城区,与繁华的闹市相互裨益、交相辉映,是市民们闲暇郊游消暑的好去处。这座始建于明崇祯己卯年(1639)、由高僧无知开创的石窟寺也因此香火繁盛,石室外还加建了玄天上帝庙、石像亭、大雄宝殿、关公庙、张公祠、伯公庙等殿宇。

专家推测,因为地处三江共同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带,珠江三角洲范围内可供开凿石窟寺的地貌相对较为稀缺,这一区域内现存的石窟寺数量较少,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佛迹洞是为数不多的代表。

调查队员在佛迹洞前进行测绘和记录

佛迹洞开凿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由海光禅师率徒凿岩而成。洞中利用一块巨大的天然花岗岩石凿成弥勒佛卧像一座。据清·崔弼辑《波罗外纪》载,时有“海光寺在(南海神庙)庙内东边……有袒腹佛盘睡其左,游者必摩挲其脐,谓可求子云。”佛迹洞位于南海神庙东北方,与南海神庙直线距离仅数公里,可能是南海神庙内海光寺的海光禅师为弘扬佛法,在近处寻山岩凿佛而成这处石窟寺。

广东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名录

关键词: 广东 石窟寺 安全 机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