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商网
青岛:军休服务开新局,荣军尊崇成色足-世界今亮点
发布日期: 2023-07-03 12:20:09 来源: 观海新闻

近日,青岛以市军休老年大学为核心,在市级4个军休服务分中心、区(市)5个军休所挂牌成立9所军休老年大学分校,全面构建军休干部思政教育新高地、精神文化新园地、作用发挥新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全员覆盖、就近方便、服务到位的“1+9+N”军休老年大学网络,让军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6月27日,青岛为市级军休服务分中心和区(市)军休所授牌成立9所军休老年大学分校。


(资料图片)

军队离退休干部为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国家、军队的宝贵财富。青岛现有军休干部7000余人,如何更好地满足军休干部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军休工作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青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休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的意识,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机构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军休干部的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和生活幸福感。

市军休老年大学在校学员近千人,年服务军休干部超2万人次。

党建引领凝心铸魂,“军装绿”映衬“党旗红”

“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近日,在市军休服务中心第二分中心军休干部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一本学习笔记在全体党员中传阅,谁也想象不到这些工整的字迹出自95岁离休干部王勋年笔下。“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如果抄写10句能记住5句,我就觉得值了!”有着69年党龄的王勋年自离休后,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参加支部活动、坚持学习党的理论。

王勋年是军休党员干部强化理论武装、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缩影。针对军休干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影响力大的特点,青岛不断探索军休干部党建工作规律,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军队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措施的意见》,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等方面,明确采取6大类62项具体措施,全面提升军休干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制定《军休干部党员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异地居住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10余项制度,抓好政策落实,为做好军休干部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规范支部建设,筑牢战斗堡垒。对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主要指标,市军休服务中心组织军休干部党支部全面开展“体检”,初步实现了党支部“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目标。针对党支部班子队伍“选苗难”的“老大难”问题,进一步拓宽选配渠道,注重从新近移交的军休干部党员和女性军休干部党员中选配支部书记、支部委员。157名党性强、身体较好、相对年轻的军休干部党员被充实到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党小组长岗位上。

市军休老年大学的隶书课程上,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

“我们支部党员平均年龄较大,部分军休干部甚至连楼都很少下,参加线下组织生活存在困难。”永平路一支部共有30余名军休干部,3人超过90岁,17人超过80岁。这样的情况在青岛市军休干部党支部中不是少数,军休干部人多、年老、分散,他们的党建工作如何抓?

针对军休干部年龄差异、身体条件、居住地点等情况,市军休服务中心将军休干部党员分为健康常住型、异地流动型、年迈关怀型三种类型。对健康常住型党员实施积分管理,对异地流动型党员进行灵活管理,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机制,保证学习“不断档”;对“出不来、看不明、听不清、走不动”的年迈体弱军休干部党员,突出关心关爱,组织在职党员或支部相对年轻的军休干部党员与这些老同志开展“结对送学送暖”活动。此外,还运用“荣军智慧屏”、《军休家园》、“老兵情未了”微信公众号、《党建E快播》、支部微信群5类学习载体,打造军休干部党员“多面体”式学习矩阵,线上+线下齐发力,积极引导军休干部始终坚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市军休老年大学举行关心下一代志愿服务月活动。

党旗红、军装绿、银龄白、亲情橙、活力蓝,这是市军休服务中心“五彩军休”特色文化品牌的组成色,五种缤纷的色彩、五面鲜明的旗帜,分别代表着党建文化、军队文化、老龄文化、军休机构文化和岛城蓝色文化。在“党旗红”党建文化的引领下,军休干部用永葆本色的“军装绿”将“离职不离党”演绎到极致,市军休服务中心通过“亲情橙”的暖心服务引导军休干部在“银龄白”的年纪建功新时代,丰富具有岛城特色的“活力蓝”品牌内涵。

落实“两个待遇”,擦亮“荣军敬老”服务品牌

“我父亲卧病在床,无法参加‘三方见面会’,安置手续如何办理?移交地方后的医保怎么接续?生活无法自理如何养老?”近日,市军休服务中心接到一位军休干部家属的求助。这位军休干部因病滞留部队多年,在移交期间,面对家属的一连串疑问,工作人员先后4次上门讲解政策。考虑到其行动不便,市军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带着办理材料、三方协议上门服务,会同部队负责人上门进行三方见面,顺利完成移交安置,通过服务前置“一小步”,解决移交“大难题”。

近年来,青岛不折不扣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有序推进军休干部移交安置工作,按照“只要部队交得出、地方就能接得下”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前置审档、视频见面会、先移交后落实、“一对一”服务、接收服务一体谋划等工作措施,高质、高效、超额完成三年移交任务,做到移交人员和部队满意率双100%。

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局联合发改、卫健等多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养老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以措施清单的形式加强军休干部养老服务保障。为做好伤病残军休干部的移交安置、服务保障,今年,我市出台《伤病残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试行)》,从制度层面整合各项政策中有关伤病残军休干部的内容,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近7000名军休干部建档立卡,并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定期回访接收对象,及时跟踪服务伤病残军休干部,实现动态管理,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去年11月,《青岛市军休服务中心服务管理军休干部事项清单》制定印发,吸收涵盖8大类100项内容,清单包括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医疗保障、文化娱乐、网格服务、安全管理、纪律检查等,确保服务事项应知尽知,各项待遇应享尽享,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全面提升军休干部满意度。

“家门口就能问诊,真是太方便了!”85岁的军休干部杨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加之上了年纪,去一趟医院检查、拿药多有不便。前不久,青岛市军休中心正式启用4处“荣军康养驿站”,现在,不仅有家门口的全科大夫定期上门巡诊,平时遇到小病,还可以通过已签约医疗机构的绿色通道挂号拿药。“荣军康养驿站”为军休干部提供“建档评估、义诊咨询、康复保健、上门服务、居家安防、日间照料”六位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满足了军休干部的养老健康需求。

倾注爱老之情,打造“荣军敬老”暖心服务。今年1月,我市向近7000名军休干部发放了统一定制的“荣军智慧屏”,整合智享悦读、智能呼叫、智慧养老、数据管理、信息门户等五大类10余项功能,涵盖生活起居、学习科普、休闲娱乐等方面,为军休干部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精细化的便捷服务。今年2月,市军休服务中心将以往的“荣军敬老”服务周升级为“荣军敬老”服务季,“季季有主题 周周有活动”,用贯穿全年的敬老服务满足军休干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青岛用实际行动尊崇、礼遇每一位军休干部,让“荣军敬老”成为青岛温暖的名片。

践行“五大理念”,建设示范引领型军休老年大学

走进青岛市军休老年大学,展览厅、阅览室、运动场、演艺厅、音乐厅等教学场地设施一新、环境优美,各类专业课程和文体活动火热开展、有声有色。“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不仅可以参加活动学才艺,还能跟老朋友约着打牌打球,丰富了我们的老年生活。”军休干部孙岚深有感触地说。

如果你认为老年人退休后只会听戏、遛弯,跟不上时代步伐,那你就落伍了。市军休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仍然保持着充沛的学习热情。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宣讲、合唱、书画、摄影等特色社团,还在这里学会了用手机下载App,用打车软件叫网约车……“环境好、设备全、师资强、服务优”成为军休干部对市军休老年大学的共识。

“铿锵有力,赤胆卫国!”“真正好听,催人奋进!”“我是一个兵,演绎悦耳动听,尽善尽美,淋漓尽致,唱出了歌曲的意境。”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策划推出的“军魂永不褪色”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战友云歌会上,青岛战友交响合唱团参演的《我是一个兵》节目,获得了全国百万网友的点赞。舞台上,他们是青岛战友交响合唱团的社团成员,课堂里,他们是声乐班积极好学的军休学员,生活里他们是奉献社会的军休干部,“荣军先锋 乐学有为”的校训,在这里得到了生动体现。

军休干部合唱团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唱响嘹亮军歌。

青岛市军休老年大学作为全国首批退役军人事务部挂牌的军休老年大学,自2021年7月成立以来,锚定建设全国示范引领型军休老年大学“一个目标”,明确思政教育新高地、精神文化新园地、作用发挥新平台“三大定位”,聚焦政治建校、特色立校、服务兴校、从严治校、发展强校“五大理念”,大胆探索创新,取得扎实成效。目前,市军休老年大学已开设17个专业33个教学班,在校学员近1000人,教职工近百人,年服务军休干部超2万人次。

政治建校,创新思政引领新模式。市军休老年大学按照“学员支部建在班上、教职工支部建在系上”的思路,创新建立“三不一多”功能型党组织,实现1500余名党员组织建设、思政教育全覆盖。编制22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将思政元素植入课程、融入课堂、注入活动。

特色立校,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青岛依托“市军休服务中心+各军休分中心+区市军休服务中心”服务管理体系,以军休老年大学为核心,在市级军休机构、区(市)军休所设立分校和流动教学点,构建“1+9+N”大学网络体系,300多名军休干部实现就近就便上学。按照“一校五系”建设专业学科,将宣讲团、交响合唱团、摄影协会、书画院等整体融入思政系、艺术系、书画系、影像系、康养系,实现相融互促、相得益彰。创新生活化教学理念,发挥大学与活动中心功能叠加优势,把学习教育与活动康养功能结合起来,开辟游学型、荣养型践学基地,举办“红色摄影采风万里行”“老兵永远跟党走”等游学、展演30多次,参与2万多人次。

军休老党员为学生们讲述红色故事。

服务兴校,打造军休干部幸福家园。市军休老年大学推动建设悦老适老服务环境,规划书画展览、运动健身、综合演艺等八大功能区,配套应急救护、一键呼叫、电子班牌等适老化设施,创建全国便利型阅读站点、首批营养健康食堂,全面塑造尊崇亲老氛围。组建知老敬老服务团队,狠抓职工、教师、系主任“三支队伍”建设,聘请有经验和奉献情怀的资深老教师、文化工作者任教授课,目前师资队伍近百人,知名专家教授(博士)35人,占比41.2%。

从严治校,推动标准化规范运行。市军休老年大学创新服务管理规范,以标准化理念引领办学现代化,编制完成《青岛市军休老年大学服务管理规范》,形成100余项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手册。创新课程建设标准,针对军休干部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制定9大类58门课程标准,设置阶梯式学制,实施分层式教学,形成多学制、多学科、多层次课程体系。

发展强校,搭建创新开放办学平台。青岛建设全市“军休智库”作用发挥平台,300余老政委、老军医、老教授等加入,成立10支军休干部志愿服务队,组织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政策宣讲、慰问演出、关爱青少年等志愿服务近百场。建设“课程资源库”共享平台,开设思政讲堂、将军讲堂、健康讲堂三大类课程近130节公共课程,全部链接至一体化数字教学平台向全社会开放共享,逐步扩大供给适用面。开通“为您服务”直播栏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开放教学,累计浏览量超8万人次。建设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平台,以军休志愿服务为引领,建成全国首个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总部基地,组织发动志愿服务活动近400次,累计参与志愿者1.5万人次,服务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8万余人次。

军休工作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军休干部身边,把服务做到心坎上。下一步,市退役军人局将紧密结合主题教育的开展,以军休干部所想所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党建工作新活力,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开展精准服务管理,多措并举推进军休干部政治待遇有保障、生活待遇有落实、日常生活有关爱,为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关键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