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规划备案和内容审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继续加强“注水剧”治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引发了热议。
所谓“注水剧”,是指制播方为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以强凑剧情、硬插广告等方式刻意增加时长的剧集,这类行为降低了作品的艺术品质,令观众反感不已。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注水”行为并非仅限于影视行业,某些出版物过于字大行稀,设计精致却难掩内容的空洞;某些沉浸式文旅项目重视效而轻内容,高昂价格与游玩体验不成正比;某些文创产品过度依赖前期营销炒作,后期口碑却一路下滑。“注水”行为不仅影响文化产品品质和大众体验,还造成行业内不良风气。打击“注水”行为,本质上是促进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文化产品“挤水分”,关系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当前,我国文化市场涌现出了不少精品佳作,但在总体质量上仍与群众的期待有一定差距。要通过“挤水分”,进一步压缩平庸作品的生存空间,鼓励多生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从而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工作提质增效,须“挤水分”与“强品质”双管齐下。一方面,“挤水分”要对症下药。“注水”行为来自于利益驱动,要完善制度设计,让“注水”行为失去空间、付出代价。例如,强化监督机制和文化产品消费反馈机制,以更明确的奖惩机制遏制“注水”行为,扶持精品内容盈利。另一方面,“强品质”要因势利导。要持续完善文化产品审核、购销、推广等方面的机制。例如,鼓励各地加强与文化企业合作,整合优质项目、优秀人才,聚力研发高品质的文旅、文创产品等,建立起以盈利反哺优质内容创作的良性循环。
去糟粕,不局限软标准;炼精华,更考验硬实力。各方应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前提,在积极正面导向下求真务实,以优质文化产品赢得市场与大众的认可,实现企业自身提升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同步,为建设文化强国增添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覃皓珺)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文化产品“注水”现象该治治 a>
- 中经评论:挖掘存量电网输送潜力 a>
- 怎样吸引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扎根长高” a>
- 英伟达与VMWare宣布扩大合作 为企业提供定制生成式AI服务 a>
- 冠心病来临时,这3个不典型的症状,容易被忽略 a>
- A股半年报盘点丨1661家公司已披露 95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 a>
- 东风纳米品牌正式发布,将每年上市1-2款新车型 a>
- 阿尔法分子科技完成A轮融资 a>
- 中国一重与金风科技合作工厂首台5MW风电机组下线 a>
- 中信证券:经济复苏进入新阶段 核心变量发生变化 a>
- 海南省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第二轮检查评估走进文昌定安 a>
- 主力尾盘砸盘的目的是什么 尾盘砸盘庄家的目的 a>
- 俄方对坠机事故展开调查 a>
- 310s不锈钢板 耐高温不变形 窑炉用耐热板材 发货速度较快 按要求折弯加工 a>
- 降温颈圈走红 但有些人需慎用 a>
- 国内沿海港口最大的单体油品库区在山东青岛投产运营 a>
- 研招教育专业硕士业务课考试首次增设全国统一命题科目 a>
- 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a>
- 开学第一课 送法进校园 a>
- 冷门专业在就业市场受青睐说明什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