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国家终于向电视“套娃式收费”乱象出手了。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召开动员部署会,聚焦电视“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电视“套娃式收费”现象有望得到改观。
智能电视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更多观看选择。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套娃式收费”:互不相通的会员体系、数不清的开机广告、眼花缭乱的观看界面,不仅增加了观众的观看成本,消耗了观众的信任和耐心,也阻碍了互联网电视行业健康发展。
造成电视“套娃式收费”的原因,主要是智能电视产业链各环节割裂。互联网电视产业链条的参与主体众多,如内容版权方、内容服务平台、牌照商、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产业各方在实际分工方面各自为营,导致了互联网电视收费主体多、名目多、渠道多。
互联网电视产业在商业探索方面的急功近利,是“套娃式收费”的重要原因。从硬件看,近年来,智能电视厂商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各大品牌不断推出更多产品和服务吸引用户。这其中,除了技术创新,很多企业也瞄准内容,通过预装视频APP、安插开机广告、开通第三方会员等增值服务实现盈利。从软件看,主要依附于手机和电视的视频平台也面临着较大的营收压力,通过提高会员价、区分会员体系等方式拓展自身盈利空间。这些因素共同催生了互联网电视“套娃式收费”。
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智能电视产业链的割裂问题。会议要求统筹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三大体系,应该说,问题抓得准,招法出得实。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整治“套娃式收费”技术难度大、利益关系复杂,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统一监管标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才能让监管既有效,又有力。
电视原本是一个家庭最触手可及的娱乐方式,不能让“套娃式收费”把电视机变成“装饰”和“摆设”。不断满足观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应是行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选择的自由还给观众,行业才能实现更好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姜天骄)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把智能电视选择自由还给观众 a>
- 建设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四川德阳“地标产业”加快崛起 a>
- 梦见大鱼是什么意思 a>
- 机器人上岗种树?新概念植树机器人或将拯救濒危森林 a>
- 强强联手 戮力同心 共创辉煌 [ES Shanghai储能展]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储能分会达成战略合作 a>
- 终止重组!光伏跨界者“大撤退” a>
- 长庆油田天然气累计产量突破6000亿立方米 减少碳排放16.57亿吨 a>
- 特朗普律师伊斯特曼等两名被告向佐治亚州司法当局自首 a>
- 数字赋能助力公积金业务提质增效 a>
-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利比亚问题公开会 中方呼吁尊重利比亚有关各方呼声 a>
- 数据确权板块异动拉升 零点有数涨超14% a>
- Garena《Free Fire》位列7月全球移动游戏下载榜榜首 a>
- 券商股震荡走低 太平洋盘中跌超7% a>
- AI应用题材反弹,AIGC、大数据方向领跑 a>
- “二手房价跌得特别厉害!”合肥有中介“劝退”客户:现在不适合投资买房 a>
- 文灿股份:8月22日融资买入486.84万元,融资融券余额1.74亿元 a>
- 剑桥商务英语培训课程 剑桥商务英语培训 a>
- iPhone15系列或配备1.5米双头USBC线 a>
- 京津冀“京东黄金走廊”交流研讨活动在蓟州区举行 a>
- 黑猩猩好吃吗(帅的乖宝宝:山东黑猩猩一天一棵大葱三四瓣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