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进入8月份,A股市场上的多个定增项目按下终止键。近日,连云港终止定增项目并撤回申请,这也是月内第六个终止的定增项目。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至少已有23个定增项目终止(撤回),大多数项目是在经历监管机构严格问询后“知难而退”,也有个别系未获得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
自2020年再融资新规落地以来,A股定增热情持续高涨,募资规模维持高位,成为再融资市场的“主战场”。从近期监管动向来看,为确保再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监管机构进一步细化了针对再融资的信息披露和核查要求,要求充分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近期定增项目频频告吹背后的原因,以及监管机构围绕定增方案问询的“关键词”,提示上市公司启动再融资要重点注意以下几大问题。
第一,是否过度融资。如何防止再融资变成“再圈钱”一直是监管重点。年内多家上市公司收到的问询函里,“融资规模是否合理”相关表述高频出现。譬如有公司此前已完成多次融资,明明账上资金充足,却还是马不停蹄地启动新定增。还有公司定增募集资金规模远高于发行人最近一期末净资产。
今年以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A股定增市场保持了较高活跃度,无论是发行的上市公司数量还是融资规模都大幅提升。但对上市公司来说,也要珍惜投资者真金白银的“信任”,掌握好融资的“火候”,不应过度依赖融资来支撑业务增长,尤其是要避免竭泽而渔式的融资。
第二,是否高比例补充流动资金和还债。多家上市公司被监管机构要求说明定增募资用于补充现金流的规模及其合理性,补流还贷比例是否符合监管要求等。
可以看到,为规范和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理性融资、合理确定融资规模、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将募集资金变相用于财务性投资,监管机构对再融资补充流动资金的要求日趋严格。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应综合考虑现有货币资金、资产负债结构、经营规模及变动趋势、未来流动资金需求,合理确定募集资金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规模。
第三,募投项目本身的“含金量”如何。为了防止拼凑项目圈钱、或给投资者盲目“画饼”,当前监管机构的问询愈加精细与专业。譬如,日前披露的《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中就强调,在前次募投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或存在延期、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如上市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与前募产品相似或仍投向前次募投项目的,应当充分论证本次募投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包括是否重复建设、产能如何消化等。
这也再次提示上市公司们,募投项目要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要能有效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市场前景、产品技术含量、对环境的影响、与公司现有管理能力、销售能力是否匹配等因素。
总而言之,企业在启动包括定增在内的再融资时,应考虑证券市场承受力、投资者回报,广大公众股东的增值利益,唯有如此才能保障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引导资金流向市场最需要的产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助力产业发展升级。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上市公司定增频频告吹背后“隐藏”了什么 a>
- 研究机构预计:车用OLED显示屏今年出货148万块 2026年增至500万块 a>
- 2023年1-6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427亿美元 a>
- 创新优化!中船风帆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配储市场 a>
- 华为公布倒装芯片封装最新专利:改善散热CPU、GPU等都能用 a>
- 手机号码都是奇数 手机号码全是单数好吗 a>
- 国家邮政局:有效降低农村末端寄递成本 a>
- 大连再发放3300万元汽车消费券 年内促进新车销售超万辆 a>
- 供销社板块盘初下挫,新力金融、浙农股份跌超3% a>
- 三只新股上市均录得上涨,N路桥信息涨超100% a>
- 法国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a>
- 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理性有序 a>
- 剑桥中文考试题火了,国内学生被难哭,外国学生却做得游刃有余 a>
- 今日上市:乖宝宠物、司南导航、路桥信息 a>
- 一级方程式赛车著名的伊莫拉围场猫去世 a>
- 水利部:全力做好蒙宁甘青4省区抗旱保供水工作 a>
- 豆破苍穹(6) 作者:格雷 a>
- 小学生获得“发明金奖”,为何引发争议? a>
- 90后姑娘摆摊卖热卤一晚最多卖5000元 平均每单约30元 a>
- 被拖欠租赁费2266万,公募REITs首例“追租”案一审胜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