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汇集了70余家赞助企业、80家特许企业、30余家捐赠企业,以赛为媒,全面推动“赛事+”发展。
成都大运会期间对境外人士实施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让他们充分享受“买买买”的乐趣与便利。
(资料图片)
游客在成都市锦江区成都国际金融中心游玩购物。成都大运会为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成都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成都生态宜居公园城市的新面貌,助力成都与世界的交流联系,提升成都国际化水平。
成都大运会期间,广元、乐山、眉山等城市走进大运会,开展城市推介活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青山秀水、人文历史、特色产品等。
外国运动员在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游玩。大运会为成都带来巨大的人气和流量,拉动餐饮、购物、娱乐、旅游等消费,“赛事经济”活力迸发。
以“蓉宝”为代表的成都大运会特许商品销售火爆。体现中国风格、巴蜀特色、大运精神的文创产品也不断创新与“上新”,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成都大运会的闭幕,体育产业、赛事经济正成为引领消费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依托大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成都体育产业和赛事经济蓬勃发展。2022年,成都体育产业总产值达1005亿元、增加值达385亿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都将建成世界赛事名城。
以大运会筹办举办为契机,成都积极开展“爱成都·迎大运”“运动成都·悦动生活”“万千商家齐参与”等主题体育消费促进活动,发放各类体育消费券和惠民运动券,促进体育消费持续稳步增长。2022年成都体育消费总规模为578.6亿元,居民人均体育消费为2720.6元,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大运效应”得到释放。成都抢抓大运机遇,坚持“谋赛”与“谋城”相结合,推进关联产业发展,带动运动休闲、文化旅游、时尚消费、商务会展等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城市产业和消费升级。 (经济日报记者 高兴贵摄影报道)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赛事经济热了 a>
- 经济价值可达2000亿 山东探明全国最大单体金矿床 a>
- 中国移动给出6G商用时间 中国工程院士“泼冷水” a>
-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打卡式观展”引争议 a>
- 河北洪涝灾害波及388.8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958.11亿元 a>
- 正和生态:截止2023年8月10日,公司股东人数15247名 a>
- CPU开销骤降95%!Edge团队宣布改进网页Office应用 a>
- 力诺特玻:药包业务目前未受反腐影响 a>
- 今日最新苯乙烯期货价格行情查询(2023年8月11日) a>
- 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座谈会召开 a>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科怎么样 人气医生名单分享 a>
- 奇瑞探索系列首款车型,全民四驱精致悦野SUV探索06全球预售开启 a>
- 农业板块震荡走低 神农科技跌超5% a>
- 央行广州分行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资金“电子围网”建设 a>
- 机器人板块震荡走高 新时达涨停 a>
- 北向资金净卖出超50亿元 a>
- 近视防控骗局:新蹿红的医疗神器,医院售价三四千,山寨货十几元就能买,临床数据却羞于启齿 a>
- 中南建设(000961):8月11日技术指标出现观望信号-“黑三兵” a>
- 已资不抵债!恒大地产揭“家底”:去年净亏527亿元 总负债1.8万亿元 a>
- 前7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3亿元 同比增长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