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安排部署,“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是其中重要内容。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既是全国城镇体系的龙头,又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动力源。
2022年,我国21个超大特大城市GDP总量为38.66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1.95%。必须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更好统筹质和量,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明确“减什么、增什么、强什么、补什么”。
一是要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当前,一些超大特大城市在科技创新、高端产业、文化影响力、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国际同类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此,需找准核心功能定位,突出具有引领性的比较优势,聚焦提升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在建设高端要素集聚地、科技创新高地,以及实现高水平特色化发展等方面有所突破。
二是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留得住人、留得住企业、留得住绿水青山。当前,21个超大特大城市人口集聚优势明显。要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市服务普惠便捷,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等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要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要加强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空间,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坚持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
三是要着力增强韧性和安全水平,积极推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要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超大特大城市产业集中、人口密集,是安全防护的重点区域,要提高市政设施安全水平,提升城市应急保障能力,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断完善灾害风险预防体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风险隐患。
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既要重视科学规划,明确符合自身的核心功能、优势产业,实现精准、可持续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不断增强治理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城市治理体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作者刘 悦 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 a>
- 餐饮业复苏需发力“三化” a>
- 历经两年重整改革——华英农业“摘帽”再出发 a>
- 暴雨天车辆受损,车险咋赔 a>
- 我市推出19条举措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a>
- 搜救结束,雅安最新通报! a>
- 歌华有线:8月9日融资买入1468.25万元,融资融券余额6.46亿元 a>
- 销量、排产双降下2024冷年开盘,空调企业加速调结构 a>
- 公募主动权益量化基金受青睐,规模逼近千亿元关口 a>
- 近十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达到2200多个 a>
- 南京新百募投项目变更被问询,月内A股公司已有54个募投项目发生变化 a>
- 受水害影响 北京西站、北京丰台站今日停运部分列车 a>
- 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如何守好“钱袋子”? a>
- 一加ace2V如何开小窗口模式 a>
- 七成上市罕见病药纳入基本医保,患者“用药难”问题依然严峻 a>
- 7月份CPI同比下降0.3% 未来有望逐步回升 a>
- 深圳现大量断供房?谣言 a>
- 建造首艘国产大邮轮的年轻人 a>
- 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人民观点) a>
- 淡季不淡,自主品牌“杀疯了” 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77.5万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