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期,部分美政客又掀“中国经济胁迫”谣言,鼓噪成立“反中国经济胁迫工作组”。这番操作,妄图将中国从经济胁迫的受害方抹黑为加害者,以“反胁迫”之名为其“胁迫”开路。作为经济胁迫的惯犯,玩转经济胁迫的“教师爷”非美莫属。
美国经济胁迫行径源自其霸权思维。成为全球头号强国后,美国便开启了恃强凌弱、巧取豪夺的“霸权霸道霸凌”模式。凭借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优势,美国无视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在全球范围内压榨他国,收割霸权垄断利益。为企图长久享受霸权红利,美国还以己度人,拿“国强必霸”的模板在全球搜索“可疑对象”。哪些国家获得较快发展,其哪些产业表现亮眼,美国就想尽办法对其进行遏制打压。
经济胁迫正是美国收割利益、打压对手的伎俩。从强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导致其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到以“经济人质”为手段肢解法国工业巨头阿尔斯通,世界各国“苦美久矣”。近年来,美霸权焦虑症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作,频率越来越高,中国由此成为美方实施经济胁迫的“重灾区”。美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肆意打压华为等中国企业;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限制盟友对华出口半导体;企图组建“去中国化”的供应链联盟和技术联盟。
为合理化自身霸权行径,炮制“中国经济胁迫论”成为美对华经济胁迫的关键一环。早在2021年美众议院便提出“反中国经济胁迫法案”;2022年7月,美参议院也跟上脚步,声称中国“意图以经济施压损害他国,实现战略和政治目的”。伴随“中国经济胁迫”谣言逐步升温的,是美对华在经贸金融制裁、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等全方位的经济胁迫。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发展已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尤其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锚”、国际金融的避风港、跨国投资的优选地,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美国对中国开展经济胁迫,不仅损害了中美经济界正常的经济往来利益,也损害了全球发展利益。
不论美国如何打压、抹黑中国,中国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对外开放,与国际社会一同发展进步。2022年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升至第31位;2022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刷新纪录,2023年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大幅上涨。现实表明,美“经济胁迫”打压不了中国坚定开放的决心,“中国经济胁迫论”也离间不了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联结。美方一些人玩弄霸权手段与虚伪伎俩,只会留下一些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 言)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玩经济胁迫伎俩的美国徒增笑料 a>
- 严治“黑烟”“白烟”,杜绝油烟扰民 a>
- 沪深股通|天华新能8月2日获外资卖出0.04%股份 a>
- 罗马诺:G-拉莫斯转会巴黎细节预计今天敲定,转会费8000万欧 a>
- 加拿大AI芯片创企Tenstorrent完成1亿美元战略融资,现代、三星领投 a>
- 8月3日上证指数开盘下跌0.22%,创业板指下跌0.2% a>
- 超导概念开盘大跌 中孚实业等多股开盘跌停 a>
- 赛微电子:目前北京MEMS工厂处于正常运营状态 a>
- CRO概念股开盘冲高 睿智医药涨超10% a>
- 房产早9点速评 | 央行再提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前7月房企拿地总额降幅扩大;深圳首宗“竞现房面积”宅地摇号成交 a>
- 高血压饮食很重要 a>
-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越来越近,何时降?怎么降? a>
- 山西证券:看好贵州茅台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a>
- 聚龙股价-聚龙股份的股价 a>
- 第41届泰国旅游节曼谷开幕 a>
- 当红不让(当红不让成语解释) a>
- 8000多青年人才返乡连接山乡,筑梦泰顺 a>
- 海天网络美股涨8.05% a>
- 房地产政策调控新信号出现,南京有二手房东连夜跳价100万 a>
- 三星折叠屏手机销量飙升,有望超越Galaxy Note系列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