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稻“两迁”害虫迁入早、峰次多、虫量大,部分稻区发生程度为近10年最重,将对中晚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防治任务艰巨。为强化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采用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两迁”害虫的技术指导,确保水稻“两迁”害虫防治效果和施药安全,全国农技中心根据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联合测试结果,特制定如下意见。
(资料图)
一、飞行参数设置
不同型号的植保无人机应根据亩施药液量设定飞行参数。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时,亩施药液量2—3升,飞行速度3—4 m/s,以植保无人机旋翼吹开水稻为宜,飞行高度2—3 m(离水稻冠层的高度)。如稻飞虱虫口基数百丛1000头时,亩施药液量应确保3升以上,发生重的田块(百丛3000头以上)可连续飞防2次进行防治。
二、防治药剂选择
根据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监测结果,防治褐飞虱推荐药剂: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以及吡蚜酮混配制剂,防治白背飞虱推荐药剂:呋虫胺、吡蚜酮、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三氟苯嘧啶;防治稻纵卷叶螟推荐药剂:茚虫威、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迁入区和迁出区之间、上下代之间,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赞4
三、喷雾助剂选择
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作业前,应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改性植物油、矿物油等喷雾助剂并混合均匀,用于改善农药药液性能,增强雾滴沉降、抗飘移、抗蒸发等性能。
四、飞防注意事项
(一)施药作业前,要调查作业周边环境、确定作业区域及边界。根据作业区域,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喷雾雾滴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
(二)施药作业时,风力应在三级以内,温度不超过30℃。鉴于夏季气温较高,可根据植保无人机自主作业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在夜间作业。
(三)植保无人机起降作业时,应远离障碍物和人员,作业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处在喷雾的下风位,严禁在施药区穿行,作业时禁止吸烟及饮食。
五、作业效果调查
施药防治后,要及时对飞防作业质量和防治效果进行跟踪调查。施药时在水稻上、中、下部叶片分别布放雾滴测试卡,进行雾滴密度检测,确保每平方厘米雾滴数量达20个以上。施药后1、3、7天分别开展防治效果调查,对防治效果不好的田块,及时更换药剂进行补防。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全国农技中心印发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技术指导意见 a>
- 泰州市果园宜机化改造及机械化生产现场演示培训活动成功举办 a>
- 用好检监协作配合机制加强土地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 a>
- 沪深股通|长鸿高科8月1日获外资买入0.05%股份 a>
- 国家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8.7亿元 a>
- 纳指跌0.43% 特斯拉跌2.4%蔚来跌4.4%小鹏跌4.2% a>
- 今日申购:固高科技、路桥信息 a>
- LG显示推进6代OLED显示屏生产线量产 目标为iPad Pro供货 a>
- 物联网如何在制造业中提高效率?五个关键性方法 a>
- 和田墨玉河奥特莱斯 a>
- AI与5G协同:释放数字时代的全部潜力 a>
- 速度太快!GPT-4还没普及GPT-5这就要来了 a>
- 天津:商业保理行业的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 a>
- 【畅游陇原】寻访石门山 a>
- 中国海油:8月1日融资净买入2054.75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8591.53万元 a>
- 大智慧8月2日盘中涨幅达5% a>
- 继“楼花”之后,香港拟创新推出“地花”模式 业内:成效如何有待考验 a>
- 8月2日上证指数开盘下跌0.28%,创业板指下跌0.14% a>
- 中国气象局启动防汛救灾气象服务二级应急响应 a>
- 美国向乌克兰输送资金或成一笔“糊涂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