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7日讯(记者 魏金金)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在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对所有者、开发者乃至监管者的统一监管,当好生态卫士。坚决杜绝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形式主义。
黄润秋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立足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的职能,坚持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监测评估、监督执法、督察问责“四统一”,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外部监管,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构建生态保护监管体系上下功夫。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暂行办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暂行)》等,基本形成了“53111”生态保护监管体系,也就是开展全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等五个层面的监测评估,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管三方面制度。同时,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建设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二是在提升发现问题能力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卫星资源、航空有人和无人机、地面固定和移动巡视监测等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重点围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开展生态质量监督监测,提升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截至目前,发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5000多个,5个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试点省份生态破坏问题79个;
三是在督促问题整改上下功夫。一方面,通过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曝光涉及生态破坏、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87个,长江、黄河警示片揭露了生态破坏问题226个,有力推动了一批突出生态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通过“绿盾”行动,推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重点问题94.24%已经完成了整改,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重点问题数量和面积实现了“双下降”,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
黄润秋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部署和要求,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对所有者、开发者乃至监管者的统一监管,当好生态卫士。一是完善生态保护协同监督机制。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完善信息共享、案件移交机制。二是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建设,持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用。三是严肃查处生态破坏行为。坚决杜绝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形式主义。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生态环境部:坚决杜绝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形式主义 a>
- 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程启动实施 a>
- 生态环境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 重拳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a>
- 因地制宜谋发展 江西南昌打造特色“甜蜜产业”助农增收 a>
- 生态环境部:力争2025年底前完成长江全流域整治 a>
- 2023沈阳薛之谦演唱会有几场? a>
- 超7亿!上市公司踊跃认购私募证券类产品 a>
- 什么是信托贷款?信托贷款有什么特点? a>
- 北京市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雷军、缪晓虹等发言 a>
- 孩子近视度数年年涨,家长们到底忽略了什么? a>
- 成都天府新区2023第四批公租房配租情况(地点+流程+房源) a>
- 萌娃学剪纸 a>
- 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狠抓安全生产 严格落实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 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a>
- 抖音发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范 a>
- 微众银行推出慈善信托 国内首个由民营银行委托成立的慈善信托项目 a>
- 赛迪《2022-2023年中国数字建筑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发布 广联达一骑绝尘 a>
- 到南京六朝博物馆,领略古希腊文化“永恒的绚美” a>
- 扬尘扰民 “小微协商”解难题 a>
- 上半年硅料产量增长近一倍 行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竞争进一步加剧 a>
- 李子峰林籽官宣离婚:从前是爱人,今后是朋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