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表现亮眼,文化消费需求较快释放,文化新业态行业快速发展,文化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文化企业如何在强国建设中彰显使命和担当?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榜单给出了清晰答案。比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出品并投放市场影片14部,累计实现票房145亿元,占同期国产影片票房的57%。博纳影业出品的《长津湖》系列两部电影最终累计票房约98.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成绩最高的系列电影,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通过发挥社会效益的巨大力量来实现对市场效益的引领,坚持双效统一,是文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关键。
追求市场价值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发展要将市场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更不能为了短期内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就刻意迎合消费者某些低审美需求。文化企业是精神产品的供应商,生产的文化产品首先应正确引导社会价值,投放优质健康的文化内容。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擦亮红色演出招牌,推出《千里江山》等一批经典和原创剧目;完美世界推出中文音乐盒《花脸》,让全球超4000万用户首次听到了中国非遗文化瑰宝秦腔之美。事实证明,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必然受到市场高度认可。这些文化企业之所以经济效益好,正因坚守文化价值,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审美需求。
我国已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但要看到,我国每年虽出版40多万种图书,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还远远不够;我国动漫产品数量剧增,但能体现本民族特色的产品仍然凤毛麟角。下一步,文化企业还要在“量的提升”基础上加快实现“质的飞跃”。
核心竞争力要增强,创新脚步要加快。一方面,文化菜单要进一步丰富、细化。我国文化市场供给一直很丰富,但仍存在大量重复、同质化的内容,分众化、个性化的产品还不够多。文化企业要在多样化市场需求中“百花齐放”,用创新产品充分激发潜在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文化产品的“含科量”要增加。科技加持、数字赋能,正是推动文化火车加速的不竭动力。近年来,以创意性和新技术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以数字藏品为例,已经与文物、音乐、游戏、影视充分融合,释放强大版权价值。在用好新技术的同时,文化产业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用技术创新倒逼内容革新,用市场竞争力彰显企业使命担当。 (作者:姜天骄 来源:经济日报)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文体市场面面观】“两个效益”彰显文化企业使命担当-天天快播 a>
- 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环球热闻 a>
-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2.04亿亩——“三夏”机收快速推进 天天亮点 a>
- 金观平:中国吸引跨国公司的不单是大市场 a>
- 西藏实施质量强区战略_全球时讯 a>
- 重磅!山东出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素资源保障十条措施_全球简讯 a>
- 余承东:中国L3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六月底出台 华为ADSL2.9级 a>
-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 内衬施工已完成超九成 热点在线 a>
- 天天观焦点:电竞无畏契约东京大师赛6月11日开启 a>
- 每日速递:滏阳河畔尽显盛夏之美 a>
- 米哈游2022年实现收入273.4亿元 净利润161.45亿元 a>
- 天天热门:国内首条“丝路海运”电商快线开通首年进出口破100亿 a>
- 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首站启动! a>
- 菲律宾马荣火山形成新穹顶 a>
- 环球热资讯!成分股"换血"注入新活力,每经品牌100指数引领价值投资 a>
- 死不回头-全球头条 a>
- 机甲世纪20副本怪抗_机甲世纪2-今日热议 a>
- 全球通讯!单韵母6个,声母,23个,整体认读音节,16个_单韵母 a>
- 世界百事通!中阿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a>
- 美石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