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李栋)近期江淮、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风险加大。日前,农业农村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在前期防控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抓好赤霉病防控,全力保障小麦稳产丰收。
中原熟,天下足。立夏当日,在河南省滑县的麦田里,植保无人机吹过,麦浪有序起伏,10余架无人机在连片的小麦田里进行统防统治作业。“不到20分钟就顺利完成了200余亩小麦的喷药作业。”种粮大户史万豪对今年的产量信心十足。
眼下,小麦已经进入抽穗扬花期,同时也是小麦病虫害高发期。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尤以多雨潮湿的温带发生严重。
“赤霉病是从开花以后从花粉管里侵入,雨后湿度大,非常有利于赤霉病发生。现在趁着天晴抓紧喷一遍药,保护麦穗不受侵染。”滑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植保站站长陈一品介绍,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不仅用药更加精准均匀、效果明显,还可以达到一喷多效,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滑县181.2万亩小麦长势良好。“在做好农技指导、统防统治的同时,还针对干热风、倒伏现象,抓早抓小,采取科学施药等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夏粮丰产丰收。”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持续抓好赤霉病防控,保障小麦稳产丰收。近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坚持不懈抓好当前小麦赤霉病防控。在江淮、黄淮南部等常发重发区,采取必要的补防措施。在黄淮北部、华北等偶发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遇连阴雨天气,结合“一喷三防”抓住抽穗扬花“窗口期”,落实“见花打药”预防控制措施,严防病害发生流行。
“同时,要及时组织清沟理墒,做到雨止田干,降低田间湿度,避免田间高湿闷热小气候加重病害流行。”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小麦成熟期要及时收获、晾晒烘干,避免麦粒湿度过大致使赤霉病菌再次侵染繁殖,影响小麦质量。
数据显示,各地已实施小麦赤霉病“见花打药”“雨后补防”面积3.53亿亩次,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当前病穗发生面积295万亩,同比减少44%,仅在沿江、豫南、陕南等局部田块出现。”该负责人说。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农业农村部:全力保障小麦稳产丰收 赤霉病防控面积达3.53亿亩次 a>
- “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旅游避暑季启幕 邀八方宾客共享“清凉”一夏 a>
- 焦点快看:法国Photonis收购一家紫外线检测解决方案开发商 a>
- 全球热消息:LG新能源和丰田预计将敲定电池供应合作 a>
- 自动驾驶数据遭破坏时 工信部:应能识别记录 a>
- 错锋自驾 EVCARD周年庆肋力五月自驾|环球快看点 a>
- 京津冀智能医药产业园揭牌 赋能生物医药企业以“智”提“质” 当前速讯 a>
- 和动物有关的发明有哪些 人类模仿动物的10种发明 a>
- 多地用电量整体呈现出积极信号 我国经济加快恢复 a>
- 全球简讯:美国多地枪声不断 过去两天至少3人死亡 a>
- 全球观焦点:海南省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a>
- 《三水女儿·红头巾》在京展演 现代粤剧唱出“红头巾”越洋往事 焦点要闻 a>
- 热头条丨郑眼看盘丨权重股独撑,整体大盘偏弱 a>
- 【全球聚看点】高新区取缔一甲醇“黑窝点” a>
- 新型丧葬成本高,难被接受 a>
- 该不该给美国这个面子 a>
- 当前动态:武汉农民工子弟学校迎来“匠心课堂”:看一看,未来建筑多奇妙?! a>
- 人工智能来了,未来医生什么样?华中大“干细胞”教材5位主编权威回应 a>
- 天天头条:面藕酱汁的做法 网红吸汁面藕,调料是关键,多一步,香辣爽口 a>
- 天天最新:重庆集聚新动能释放发展活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