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了,物流都没有更新。”“6天了,还在转运中心没发出来。”春节前夕,多家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以满足节日期间的寄递需求。然而,春节期间,不少消费者在网上抱怨迟迟收不到包裹,并因此质问“春节不打烊”是否只是喊口号?
看到这个消息,我才想起来,自己似乎还有春节前买的东西没收到。查看了一下订单,果真发现两条购买记录,商品如今仍处于“已通知商家,将尽快发货”阶段。真庆幸当时买的不是急用之物。春节前我还曾撰文为“春节不打烊”叫好,没想到,自己就遭遇报道中的“典型案例”。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邮政快递业共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7.49亿件,较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6%。但是,这组数据并没有显示“收而不递”的订单。以我为例,如果早知道会是这样一种结果,断然不会凑这个热闹,直接去实体店采购岂不省事?贡献了数据统计,却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这难道就是快递企业宣称的“春节不打烊”?
坦白说,快递企业即使“春节打烊”也无可厚非,这毕竟是法定假日,即使“打烊”大家也都能理解。但是,快递企业不该以“不打烊”之名行“打烊”之实。往小了说,这是一种空头支票;往大了说,这涉嫌虚假宣传;更实际一点说,如果快递企业有心无力,当初又何必夸下海口——节日期间本就资源紧张,少一些无效订单,快递运输也能更加通畅。
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中,“春节不打烊”原本被寄予雪中送炭的厚望,但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生活急需品,那可如何是好?“春节不打烊”本是个别快递企业的个别行为,今年却成了争相效仿、普遍宣传的群体行为。表面上看,这是基于“抄作业”的冲动。更深一层探究,这其实是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直观体现——即使在节假日,快递企业也不放弃争夺业务量,比拼业绩和口碑。
市场经济有竞争是好事,怕只怕,眼中只有竞品,争的只是订单,全然忘记了履行服务这回事。春节前,国家邮政局专门强调,各快递企业要提前做好节日期间寄递服务保障计划,保证春节期间“不休网、不拒收、不积压”。当快递企业纷纷“食言”时,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伤害,更是对企业形象和口碑的贬损。
经此一役,来年面对“春节不打烊”的宣传口号,想必大家都会多一些警惕。同样应该提高警惕的还有监管部门,诚实守信是企业立身之本,说得好听更应该有能力做得好看。任由口惠而实不至的口号满天飞,对于那些真正“春节不打烊”的快递企业来说,也是一种羞辱和伤害。
赵志疆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内容
- 当日拘留15人,达成执行和解400余万元 天门法院“谷雨扫赖”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导演多纳斯马尔克大师班发表演讲:“中国是世界电影的未来”-世界时讯 a>
- 环球看热讯:16位航天员签名墙亮相中国科技馆 a>
- 中关村论坛将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专场论坛 a>
- 老将"秀操作",最新调仓曝光! A股下一站主线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业持仓仍处低位,持续推荐光模块及ICT设备、液冷 a>
- 国盛证券:伴随国央企“修炼内功”的扎实推进,长期估值修复潜力仍大 动态 a>
- 美国迪士尼公司开始新一轮裁员计划 a>
- 东吴证券:MLCC供给端出清,行业处于周期反转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亿美元,今年以来涨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亿美元,登顶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报披露收官;油价或调整;多国公布一季度GDP 热闻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尝的6种小吃,本地人也爱吃,好吃不挨坑 a>
- 环球通讯!春风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气攻入内蒙古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a>
- 亚洲第一家嘉悦里!无论是风格还是软硬件都十分出彩-焦点资讯 a>
- 春游临江之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五:鸭江生态之旅(下游) a>
- 视讯!十重大礼重磅推出!2023湖南车展“看车有礼 购车有奖” a>
- 2023上海车展:出乎意料的错峰亮相 静评日产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讯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传统文化“牵手”课后服务 a>
- “课外书”有讲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读好书”?|天天报道 a>
- 环球简讯:防灾减灾须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