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6日讯 今晚8点,由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推出的《金融消保大咖说》第十一期节目准时播出,本期节目的话题是“保护个人信息,守卫财产安全”。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李小波指出,大数据杀熟问题将是未来监管的重点,因为其严重违背民事法律的诚实信用原则。
北京市西城区律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李小波
李小波介绍,《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日常最小的范围。法律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赋予个人撤回同意的权利。在个人撤回同意后,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停止处理或及时删除其个人信息。
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法》,李小波强调,大家要知道“‘告知-同意’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核心规则,是保障个人信息处理知情权和决定权的重要手段。”
对此,李小波解释称,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事先充分告知并取得个人同意,个人信息处理的重要事项如果发生变更也应当重新向个人告知并取得同意。针对现实生活当中的网络用户质疑的“一揽子授权”“强制同意”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做了明确的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公开个人信息、跨境转移个人信息等环节都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
另外,李小波提醒道,了解什么是敏感个人信息对于公民非常重要。敏感个人信息是指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信息、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关于大数据杀的熟问题,李小波指出《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有明确规定,即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时,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对待。
关于《金融消保大咖说》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也让不法诈骗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今年继续推出12期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相关内容
- 当日拘留15人,达成执行和解400余万元 天门法院“谷雨扫赖”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导演多纳斯马尔克大师班发表演讲:“中国是世界电影的未来”-世界时讯 a>
- 环球看热讯:16位航天员签名墙亮相中国科技馆 a>
- 中关村论坛将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专场论坛 a>
- 老将"秀操作",最新调仓曝光! A股下一站主线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业持仓仍处低位,持续推荐光模块及ICT设备、液冷 a>
- 国盛证券:伴随国央企“修炼内功”的扎实推进,长期估值修复潜力仍大 动态 a>
- 美国迪士尼公司开始新一轮裁员计划 a>
- 东吴证券:MLCC供给端出清,行业处于周期反转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亿美元,今年以来涨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亿美元,登顶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报披露收官;油价或调整;多国公布一季度GDP 热闻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尝的6种小吃,本地人也爱吃,好吃不挨坑 a>
- 环球通讯!春风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气攻入内蒙古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a>
- 亚洲第一家嘉悦里!无论是风格还是软硬件都十分出彩-焦点资讯 a>
- 春游临江之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五:鸭江生态之旅(下游) a>
- 视讯!十重大礼重磅推出!2023湖南车展“看车有礼 购车有奖” a>
- 2023上海车展:出乎意料的错峰亮相 静评日产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讯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传统文化“牵手”课后服务 a>
- “课外书”有讲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读好书”?|天天报道 a>
- 环球简讯:防灾减灾须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