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商网
金融消保大咖说第十期:“退保退费”套路深 “代理维权”需谨慎
发布日期: 2021-12-22 10:35: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全额退保退息”“解决个人债务”“征信修复”,上述代理维权信息你有遇到过吗?近年来,“代理退保”已经形成黑色产业链,代理退保组织或个人打着“专业维权”名义,利用互联网论坛、微信朋友圈、网购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等渠道吸引、诱导、教唆保险消费者,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协议”,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代理退保”,并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不法行为侵害。今晚20:00,第十期《金融消保大咖说》节目即将播出,主题为“‘退保退费’套路深 ‘代理维权’需谨慎”,欢迎收看!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也让不法诈骗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今年继续推出12期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本期节目,资深财经评论员张捷、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王从远将一起与广大网友交流,以案说法,为金融消费者揭秘“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组织的套路、陷阱,帮助民众擦亮慧眼。具体案例如下:

案例一:短视频平台退保退息广告诈骗

"网友李先生刷短视频时看到了XX中介广告,宣称能帮网贷用户退保退息;表示有非常专业的律师团队,三到五天成功下款,收费1288元和4988两个档位,并承诺不成功退款。

看到中介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发退款成功的信息截图,李先生为了能够更加稳妥的实现退款选择了4988套餐-“量身定做、全程服务”。结果,他从中介得到的话术,跟自己去网上搜出来的一样——显然,这类拙劣话术无法说服金融机构。在要求退款时,他被拉黑。经过反复投诉,最后,他只要到了1700多元退款。“退部分款是骗子的伎俩,目的是让你不要去外面投诉和报警。”

李先生通过天眼查APP查询,中介背后的公司名为四川融盛XXX外包有限公司,成立时间是2015年5月。在黑猫、聚投诉等投诉平台上充斥着很多此类投诉,多名用户发帖称该中介失联不退款等。

了解真相的李先生立即向当地公安局报警,警方告诉他“该中介的人已经全部被抓,会将详细情况传递给涉案地警方”。

案例二:网络黑产通过伪装某企业电话客服实施诈骗

客户王先生通过某平台搜索号码尾数为44885的客服电话,接通后“客服人员”称可以办理借款的退利息、退费用;

随即“客服”索要客户的姓名、借款金额、借款周期、每期还款的及息费等信息,王先生没加思索一一进行了报送,""客服人员”告知可以特殊减免息费3万余元。

随后,“客服”询问还款时的手机号、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并称现在即可申请退费、1-3个工作日即可退款到账,但必须现在提供一张余额超过1万元的银行卡号以“核实还款流水”,意指客户需配合其虚造银行流水。

在提供了余额为10040元的招银行卡后,“客服”称“打出流水、核实情况以帮您申请退款”,并消失了约18分钟,然后重新出现并指导转账:先向其转账2元做测试,在“转账已受理”界面的基础上,直接继续转账10000元,并称“这是为了打还款清单证明、不是真的要转账10000元”。

但在王先生打款后,“客服”随即失联。

至此,诈骗分子的套路已经暴露:先是打着“XX公司退保退息”的幌子获取消费者信任,然后以“现场核实客户信息即可直接退款”为诱惑,再欺骗消费者配合向其转账以制作虚假的“还款清单证明”,再利用手机银行APP中对同一账户多次转账的特殊设置(对同一账户第一次转账需输入短信验证码和取款密码,继续转账则只需要输入短信验证码),从而诱使消费者多次转账,将自己的钱款转至诈骗黑产的私人银行账户中。

关键词: 金融 消费者 中介 退款 退保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