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近日多家信托公司要求进一步推进“两项业务”的压降工作。按照要求,各信托公司以2020年底的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规模为基础,2021年必须继续压降约20%的比例;至于通道类业务,监管部门给出的处理意见是,“应清尽清、能清尽清”。
“目前我们公司融资类业务压降规模达200多亿,压力不大,应该能够顺利完成;通道类业务压缩方面,也在积极跟银行沟通,存在一定难度,但大概率可以完成。”北京某知名信托公司管理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不过,此前通道、地产业务比较多的公司,却有难度。“压降融资类还算好完成,压降地产和通道压力大一些,尤其是通道类业务。”某信托公司业务人员直言。在他看来,通道类业务一方面业务存量规模比较大,压降任务艰巨,另外一方面,一般存续期在两到三年,合同还没有履约完成,主动性不在信托公司这边,很难提前强制清算项目,需要靠时间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此前要求,各信托公司以2020年底的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规模为基础,2021年必须继续压降约20%的比例;至于通道类业务,监管部门给出的处理意见是,“应清尽清、能清尽清”。据悉,此番监管部门还要求相关公司将压降方案上报,由公司一把手亲自负责,压降方案必须包括前期工作情况,压降工作进展以及个案申请材料等等。
对此,有信托资深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年末发文重申压降任务,应该是为了保证各大公司能顺利完成年初设定的压降目标。2020年部分信托公司没能顺利完成压降任务,还被监管部门在内部会议上通报批评。在后续检查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也发现了个别信托公司为了完成表面上的压降数据采取了一些非常规操作,在此次的文件中也进行了特别警示。
在今年初召开的2021年度信托监管会议上,监管人士明确传达2021年将继续开展“两压一降”,主要内容包括融资类信托规模再降1万亿,违规金融同业通道清零,风险处置3000亿以上;房地产类信托规模不超过2020年末水平。
对此,用益信托报告认为,压降通道业务和融资类信托业务,不仅过去要求压,现在要求压,今后还会要求压降。监管政策不会一刀切停止信托公司开展融资类信托业务,而是会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促使其优化业务结构,直至信托公司能够依靠本源业务支撑其经营发展。
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在监管明确要求压缩融资类信托的情况下,融资类信托规模自2020年3季度以来连续下滑。截至2021年2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降至4.13万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5.92%;融资类信托占比降至20.02%,同比降低10.27个百分点。
“传统地产、通道业务被压降,转型新业务还不太成熟,短期内信托业资产规模还会明显下降。”上述信托资深人士坦言。
相关内容
- 当日拘留15人,达成执行和解400余万元 天门法院“谷雨扫赖”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导演多纳斯马尔克大师班发表演讲:“中国是世界电影的未来”-世界时讯 a>
- 环球看热讯:16位航天员签名墙亮相中国科技馆 a>
- 中关村论坛将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专场论坛 a>
- 老将"秀操作",最新调仓曝光! A股下一站主线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业持仓仍处低位,持续推荐光模块及ICT设备、液冷 a>
- 国盛证券:伴随国央企“修炼内功”的扎实推进,长期估值修复潜力仍大 动态 a>
- 美国迪士尼公司开始新一轮裁员计划 a>
- 东吴证券:MLCC供给端出清,行业处于周期反转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亿美元,今年以来涨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亿美元,登顶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报披露收官;油价或调整;多国公布一季度GDP 热闻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尝的6种小吃,本地人也爱吃,好吃不挨坑 a>
- 环球通讯!春风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气攻入内蒙古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a>
- 亚洲第一家嘉悦里!无论是风格还是软硬件都十分出彩-焦点资讯 a>
- 春游临江之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五:鸭江生态之旅(下游) a>
- 视讯!十重大礼重磅推出!2023湖南车展“看车有礼 购车有奖” a>
- 2023上海车展:出乎意料的错峰亮相 静评日产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讯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传统文化“牵手”课后服务 a>
- “课外书”有讲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读好书”?|天天报道 a>
- 环球简讯:防灾减灾须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