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双十一”打造成“网络消费保护节”
李英锋
消费者万众期待的双十一,已经变成了一场“烧脑游戏”:尾款、满减、跨店满减、喵糖、购物金、购物金膨胀……各类名词汹涌而来。消费者还要记住预售期、定金日、尾款日、特定红包日、最大满减期、跨店购物期,以及额外赠品福利的优惠时间段。
每年双十一,都有消费者吐槽套路太多规则太乱。多家电商平台曾公开表示,会回归到为用户省钱的初心,降低规则的复杂度。然而近日,“被双十一规则逼疯的我”、“玩不明白双十一规则的我”等多个话题仍旧冲上微博热搜。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如期而至,有人雀跃,有人烦恼。双十一被称为“网购狂欢节”,源于电商平台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促销活动,十几年来,双十一由自发的商业促销节点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电商行业的年度盛事,吸引的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越来越多,交易量像滚雪球一样逐年递增。
双十一深度影响了电商行业乃至上下游链条的发展,影响了消费行为,影响了消费者权益。双十一为消费者“买买买”搭建了更多平台,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提供了便利和实惠。与此同时,双十一也一直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套路,有些套路不断演进,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有迷惑性、误导性,给消费者行使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监督权增添了障碍。
与双十一营造出来的浓厚氛围相呼应,中消协以及地方消保组织会提前发布消费提示或警示,市场监管等部门则会针对双十一的相关违法侵权行为“画线”,提出一些监管要求,采取一些治理动作。双十一营造的消费现象、释放的消费影响、暴露的消费问题以及承载的消费保护期待都值得社会以更高的“规格”来关注、思考、回应——有必要进一步凸显双十一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属性,把双十一由“网购狂欢节”升级为“网络消费保护节”。
双十一是消费活跃期,也是消费问题集中暴露期,双十一有消费事实做支撑,与消费行为尤其是网络消费行为有紧密的联系,涵盖了大量消费现象,具备了很强的消费代表性。监管部门、消保组织应该充分利用双十一的消费资源和特性,因势利导,通过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针对双十一的消费现象、消费问题等研究交易规律、侵权规律和消保规律,健全完善监管维权规则,明晰各方责任,发布消保主题,制定消保活动方案。
如果把双十一定位为中国版“网络消费保护节”,这个“节”更符合中国的消费实际,更符合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实际,也契合了消费者加强网购场景下权益保护的需求和规范电商市场的需求。而且,前半年一个“3·15”,后半年一个“双十一”,两个消费者权益日可以相互呼应,营造更大的消保声势,实现更长时间的消保影响和更大范围的消保覆盖,取得更好的消保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关内容
- 当日拘留15人,达成执行和解400余万元 天门法院“谷雨扫赖”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导演多纳斯马尔克大师班发表演讲:“中国是世界电影的未来”-世界时讯 a>
- 环球看热讯:16位航天员签名墙亮相中国科技馆 a>
- 中关村论坛将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专场论坛 a>
- 老将"秀操作",最新调仓曝光! A股下一站主线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业持仓仍处低位,持续推荐光模块及ICT设备、液冷 a>
- 国盛证券:伴随国央企“修炼内功”的扎实推进,长期估值修复潜力仍大 动态 a>
- 美国迪士尼公司开始新一轮裁员计划 a>
- 东吴证券:MLCC供给端出清,行业处于周期反转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亿美元,今年以来涨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亿美元,登顶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报披露收官;油价或调整;多国公布一季度GDP 热闻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尝的6种小吃,本地人也爱吃,好吃不挨坑 a>
- 环球通讯!春风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气攻入内蒙古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a>
- 亚洲第一家嘉悦里!无论是风格还是软硬件都十分出彩-焦点资讯 a>
- 春游临江之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五:鸭江生态之旅(下游) a>
- 视讯!十重大礼重磅推出!2023湖南车展“看车有礼 购车有奖” a>
- 2023上海车展:出乎意料的错峰亮相 静评日产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讯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传统文化“牵手”课后服务 a>
- “课外书”有讲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读好书”?|天天报道 a>
- 环球简讯:防灾减灾须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