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10月20日讯 (记者 吉蕾蕾)10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目前,秋粮收获已近八成,秋粮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今年以来,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夏粮量质并增,产量2916亿斤、增加59.3亿斤。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提高1.5个百分点。早稻实现增产,产量560亿斤、增加14.5亿斤,连续两年增产。“这为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衍德说。
近期北方降雨频繁,对秋收秋种也带来了一定影响。
“连阴雨对秋粮产量影响总体有限,主要影响的是秋种。”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尽管近期河南、山西、陕西遭遇暴雨,局部灾情严重,但总的来看,全国农业受灾程度轻于常年。但由于土壤普遍偏湿,腾茬整地困难,冬小麦播种受到一定阻碍。
截至10月19日,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26%,比常年慢了27个百分点,特别是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播种比常年晚了15天以上。今年晚播麦比例大,晚播麦冬前积温就不足,将导致冬前分蘖减少、个体偏弱、群体偏小,不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不过专家表示,小麦生育期长,达230天,回旋余地大,只要冬前能播下去,开春后管理措施跟得上,夺取丰收还是有希望的。
潘文博表示,针对秋雨对秋收秋种带来的不利影响和严峻挑战,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超常规措施,迎难而上、精准指导,重点抓三件事:一是抓好秋收扫尾,确保颗粒归仓;二是抓好秋播秋种,力争冬小麦面积不下降或少下降;三是抓好冬前和早春的麦田管理,为明年夏粮丰收夯实基础。
总的来看,今年粮食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农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内需潜力持续释放,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要看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受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等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曾衍德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盯目标,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不折不扣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相关内容
- 当日拘留15人,达成执行和解400余万元 天门法院“谷雨扫赖”大快人心_全球消息 a>
- 导演多纳斯马尔克大师班发表演讲:“中国是世界电影的未来”-世界时讯 a>
- 环球看热讯:16位航天员签名墙亮相中国科技馆 a>
- 中关村论坛将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专场论坛 a>
- 老将"秀操作",最新调仓曝光! A股下一站主线在哪?_世界速看料 a>
- 中信建投:通信行业持仓仍处低位,持续推荐光模块及ICT设备、液冷 a>
- 国盛证券:伴随国央企“修炼内功”的扎实推进,长期估值修复潜力仍大 动态 a>
- 美国迪士尼公司开始新一轮裁员计划 a>
- 东吴证券:MLCC供给端出清,行业处于周期反转前夜 a>
- LVMH市值一度超5000亿美元,今年以来涨幅超30%!LV老板身家近2110亿美元,登顶世界首富 a>
- 【重磅前瞻】A股年报披露收官;油价或调整;多国公布一季度GDP 热闻 a>
- 五一假期,成都旅游要尝的6种小吃,本地人也爱吃,好吃不挨坑 a>
- 环球通讯!春风吹破琉璃瓦 明日冷空气攻入内蒙古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a>
- 亚洲第一家嘉悦里!无论是风格还是软硬件都十分出彩-焦点资讯 a>
- 春游临江之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五:鸭江生态之旅(下游) a>
- 视讯!十重大礼重磅推出!2023湖南车展“看车有礼 购车有奖” a>
- 2023上海车展:出乎意料的错峰亮相 静评日产全新一代逍客-今日快讯 a>
- 每日速看!河北平山:传统文化“牵手”课后服务 a>
- “课外书”有讲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读好书”?|天天报道 a>
- 环球简讯:防灾减灾须臾不可松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