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商网
堪称图书馆“千馆之城” 广州已拥有公共图书馆(分馆)、自助图书馆1315个
发布日期: 2022-09-02 10:31:04 来源: 新快报

截至2022年6月底,广州已拥有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1315个,其中实现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747个,堪称图书馆“千馆之城”。

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印发《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下称《行动计划》),提出全面建成“图书馆之城”“智慧图书馆之城”和“阅读之城”,目标是到2026年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3000座,数字技术与服务模式创新将为市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更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拥有图书馆1315个,堪称“千馆之城”

自2015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立法实施以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在制度、保障、体系、效能等方面均取得历史跨越,服务体系框架基本成型。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2021年多项基础服务效能达到历史最高水,稳居全国前列。据统计,广州市“图书馆之城”服务体系效能约是全国均水的2.5至5倍,广州主要服务效能指标数据在四大一线城市中亦稳居前列。

截至2022年6月底,广州已拥有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1315个,其中实现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747个,堪称图书馆“千馆之城”。

2021年,全市图书馆覆盖率达100%。全市13个区级以上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水,全市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54.83万方米,馆藏总量3070.70万册(件),比2015年分别增长99.02%、83.14%。

广州图书馆自2014年起基本服务指标稳居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一,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自2016年起基本服务指标居全国少儿馆第一,业界影响力持续增长。

高效能发展催生新活力

2021年,南沙等7个区图书馆新馆相继建成开放,番禺区、海珠区新馆正在建设。

其中,黄埔区首创“政府资源补给+企业自主运营+社会力量参与”的总分馆制建设的“黄埔模式”。白云区图书馆新馆作为广州市第一例利用公建配套解决图书馆场馆的区级图书馆,开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模式的先河;南沙区图书馆新馆推出五大创新技术应用成果,AR个化服务、地磁导航两项为全国业内首创。

截至目前,广州市实现通借通还的社会力量分馆有155个,涉及学校、公园、动物园、楼盘、银行、交通枢纽站场、科技园、创意园、餐饮集团等。全年向分馆投入资金8362.70万元、人员137人、场地6.78万方米,全市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建分馆年接待读者171.28万人次,外借文献104.07万册次。其中,广州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合作的“广佛同城首家共建图书馆南海天河城分馆(阅读家)”入选广东省2021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全市11个区共建成校园分馆(服务网点)224个。

未来五年“图书馆之城”发展蓝图

注册读者率力争实现40%

《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明确了今后五年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的行动目标,就是形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到2026年,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3000座。全市千人均建筑面积达到47.5方米,馆藏纸质信息资源人均拥有量3册/件,与社会力量合建分馆300个,校园分馆(服务点)800个,人均到馆次数达到3.3人次,注册读者率力争实现40%,镇街级以上图书馆100%建成智慧型图书馆。

着力推动基层馆提质增效

《行动计划》关注标志大馆建设,计划深化与市科技局、华南理工大学的合作,积极推动广州科技图书馆建设并面向公众开放。积极推进番禺区图书馆、海珠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积极推动天河区图书馆和荔湾区图书馆新馆立项。鼓励各区图书馆新馆建成后,优先将原有馆舍改建为区级少年儿童图书馆。

聚力基层补短板强弱项,计划实施效能倍增、资源激活、强优扶弱三大计划;强化社会多元参与,实施“图书馆+”工程,探索文、商、旅、体多业态融合的文化服务新模式,在都市商圈、产业园区、旅游景点、特色街区、滨江岸线、交通枢纽等区域,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公共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创意设计等复合型功能,充满设计感和美学品位的“花城市民文化空间”,实现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转型。

延伸全民阅读服务阵地

《行动计划》将推进图书馆文教融合、基层融合和特色融合。到2024年,实现全市中、小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互联互通、社区图书馆有机融合,建设全民素质教育和艺术普及新阵地。到2026年,建成校园分馆(服务点)800个,约一半校园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中小学生阅读需求。

广州不仅要加强与公共文化机构、培训机构、群团组织合作,鼓励合理利用祠堂、家塾等文物建筑推进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延伸“图书馆之城”服务体系,还将因地制宜建设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创意设计、法律法规、动漫游戏、知识经济、自由贸易等各类主题图书馆分馆,打造广州数字图书馆虚拟主题馆,丰富公共图书馆服务内涵和外延,满足公众多元化、个化阅读需求。

构建智慧服务应用场景

依托“广州数字图书馆”等资源台,广州将推动数字资源跨台整合和共享,完善相关台的信息检索、知识发现和服务咨询功能。依托“广州公共文化云”等服务台,建立完善集成需求征集、预约预定、在线互动等功能的公共数字门户,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数字化信息需求。

通过各级图书馆建筑空间、设施设备的智慧化改造,将实现文献编目、分拣、盘点、流通等线下业务的智能化升级,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专业、便利的服务。

加强联动推广全民阅读

未来,广州将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引领作用,将全民阅读活动作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世界读书日、南国书香节、广州读书月以及重大节庆活动,联动全城主办大型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吸引全民共读。通过倡导“大阅读”“悦读”等专业理念,结合人工智能、创客、非遗、艺术等新锐主题,培育一批具有地方和时代感的城乡阅读品牌。通过继续强调亲子阅读、家庭阅读,积极培养少儿阅读兴趣和阅读素养。汇聚、培育一批领读者、阅读推广人和阅读社群,构建梯次分布、多元参与的阅读推广“人才库”和“朋友圈”,推动建设文化强市。广州还将定期发布分众、分级、专题阅读推荐书目,评选分众、分级、专题年度好书。

《行动计划》还提出打造“湾区文献资源高地”,推动文献资源分级保障、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在地化文化传播传承,实施岭南文化文献、中国“纪录片之都”“粤语文献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开放多元、特色鲜明的湾区文献资源库。

关键词: 自助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公共图书馆服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