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商网
生活圈有“量”更有“质” 合肥11个社区入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
发布日期: 2022-05-31 08:54:42 来源: 合报全媒体

今年11个建设试点公布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下简称“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方案》明确从2022年起,每年在合肥主城区选择不少于10个商业业态较为齐全、商业设施和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社区开展便民生活圈示范建设试点,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

记者了解到,目前2022年合肥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名单公布,庐阳区海棠街道建华社区、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绿怡居社区、瑶海区长淮街道长淮社区等11个社区入选建设试点名单。

为“夫妻店”提供一站式服务

《方案》指出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引导大中型超市、便利店、餐饮、药店等商贸企业发展直营连锁,发挥以大带小作用,开放供应链、物流渠道及门店资源,为传统夫妻店、杂货铺提供集采集配、统仓统配等一站式服务。

《方案》明确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的要求,科学规划网点布局。在摸清城市商业网点底数及社区人口结构、收入水、消费惯、消费需求等的基础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新建居住区、城乡接合部商业网点布局,明确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规模、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商业和住宅可相对分离,商业设施与社区风格相协调,推动商居和谐。

生活圈有“量”更有“质”

《方案》指出要根据社区发展基础和居民消费需要,积极引进品牌连锁企业,渐进式发展对居民生活品质提升迫切需要的老年康护、特色餐饮、社区食堂、运动健身、书店书吧、教育培训、幼儿托管、休闲娱乐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同时,要丰富便民商业业态,支持基本保障类业务网点的服务叠加,提供“一点多用”服务,更好就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

《方案》提出要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行动,盘活闲置的社区资源,因地制宜配齐便民商业设施,统筹利用闲置厂房、仓库、公有物业用房,重点补齐商业设施短板和提升现有设施水

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育、家政、邮政快递、前置仓等领域延伸,推动“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把邮政(快递)营业场所、智能信箱(快件箱)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实现社区网店“一店多能”

这些便民生活圈究竟有多“便民”?《方案》指出要鼓励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农贸市场(菜市场)、各类社区商业网点延伸便民服务功能,搭载网订店取(送)、代扣代缴、代收代发、打印复印、家政预约、旧物回收等项目,实现“一店多能”。

同时,推广“中央厨房+冷链+餐厅”“中央厨房+外卖”等模式,创新服务品类延伸服务链条,满足居民个化消费需求。鼓励社区便利店、药店等延长营业时间,有条件的可24小时营业。鼓励连锁药店利用专业力量拓展老年康护、保健养生咨询或培训等项目,设立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保留面对面人工服务,提高便民的“温度”。

《方案》还指出要推进数字转型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智慧社区服务台、家政网络台、养老服务信息台等,向周边居民提供养老、托育、家政、购物、餐饮、休闲等信息服务,完善社区便民生活圈导视图,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台。

支持品牌连锁企业(便利店、药店、家政服务站、美容美发店等)数字化转型,通过微信小程序、APP等提供信息查询、社区团购、线上购物等各类服务。推进智能快递柜、自助售卖机、无人值守商店等智能设施进社区、进门店,提高社区商业智能化水

下一步,将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扎实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今年11个建设试点公布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下简称“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方案》明确从2022年起,每年在合肥主城区选择不少于10个商业业态较为齐全、商业设施和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社区开展便民生活圈示范建设试点,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

记者了解到,目前2022年合肥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名单公布,庐阳区海棠街道建华社区、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绿怡居社区、瑶海区长淮街道长淮社区等11个社区入选建设试点名单。

为“夫妻店”提供一站式服务

《方案》指出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引导大中型超市、便利店、餐饮、药店等商贸企业发展直营连锁,发挥以大带小作用,开放供应链、物流渠道及门店资源,为传统夫妻店、杂货铺提供集采集配、统仓统配等一站式服务。

《方案》明确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的要求,科学规划网点布局。在摸清城市商业网点底数及社区人口结构、收入水、消费惯、消费需求等的基础上,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新建居住区、城乡接合部商业网点布局,明确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规模、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商业和住宅可相对分离,商业设施与社区风格相协调,推动商居和谐。

生活圈有“量”更有“质”

《方案》指出要根据社区发展基础和居民消费需要,积极引进品牌连锁企业,渐进式发展对居民生活品质提升迫切需要的老年康护、特色餐饮、社区食堂、运动健身、书店书吧、教育培训、幼儿托管、休闲娱乐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同时,要丰富便民商业业态,支持基本保障类业务网点的服务叠加,提供“一点多用”服务,更好就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必需。

《方案》提出要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行动,盘活闲置的社区资源,因地制宜配齐便民商业设施,统筹利用闲置厂房、仓库、公有物业用房,重点补齐商业设施短板和提升现有设施水

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育、家政、邮政快递、前置仓等领域延伸,推动“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把邮政(快递)营业场所、智能信箱(快件箱)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实现社区网店“一店多能”

这些便民生活圈究竟有多“便民”?《方案》指出要鼓励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农贸市场(菜市场)、各类社区商业网点延伸便民服务功能,搭载网订店取(送)、代扣代缴、代收代发、打印复印、家政预约、旧物回收等项目,实现“一店多能”。

同时,推广“中央厨房+冷链+餐厅”“中央厨房+外卖”等模式,创新服务品类延伸服务链条,满足居民个化消费需求。鼓励社区便利店、药店等延长营业时间,有条件的可24小时营业。鼓励连锁药店利用专业力量拓展老年康护、保健养生咨询或培训等项目,设立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保留面对面人工服务,提高便民的“温度”。

《方案》还指出要推进数字转型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智慧社区服务台、家政网络台、养老服务信息台等,向周边居民提供养老、托育、家政、购物、餐饮、休闲等信息服务,完善社区便民生活圈导视图,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台。

支持品牌连锁企业(便利店、药店、家政服务站、美容美发店等)数字化转型,通过微信小程序、APP等提供信息查询、社区团购、线上购物等各类服务。推进智能快递柜、自助售卖机、无人值守商店等智能设施进社区、进门店,提高社区商业智能化水

下一步,将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扎实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关键词: 建设试点名单 多业态集聚 便民生活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