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药用植物“川贝”的重要来源,梭砂贝母在某些群体中呈现比较“正常”的绿色,而在另一些群体中则与背景融为一体,非常隐蔽。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这一伪装色彩进化,与人类采挖活动息息相关。
图为不同群体的梭砂贝母体色变化。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相关研究成果以“Commercial harvesting has driven the evolution of camouflage in an alpine plant”为题,于近日在国际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
梭砂贝母是生长在中国西南高山流石滩上的一种贝母属植物,也是“川贝”的重要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组研究人员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该物种不同群体具有显著的体色差异。
研究者首先推测,这种伪装可能是在应对食草动物的防御策略。但经过长期多地观察发现,并没有动物取食梭砂贝母的明显痕迹。由于体内富含生物碱,贝母属植物具有很强的化学防御,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动物取食。后来,研究者意识到,梭砂贝母地下鳞茎长期遭到大量采挖,有可能产生强烈的选择压力。
为评估每个群体遭受的采挖强度,研究者从当地基层药商处获得过去六年的梭砂贝母采收量(以干重统计),并估计每个群体单粒贝母鳞茎的干重。他们发现,获得一公斤干燥鳞茎,意味着超过3000株贝母被采挖,这是相当强的选择压力。再通过样方统计和分布面积评估获得的潜在贝母产量,研究者获得每个群体的采挖强度。他们发现,采集强度越大的地方,贝母伪装越好。
考虑到采挖压力可能在较长历史内有变化,研究者还评估伪装程度与采挖难度的关系。采挖难度与当地流石滩基质岩石的大小和结构有关,鳞茎埋藏较深的群体采挖难度大,耗时长,因而遭受的采挖压力较小。结果表明,越是容易采集的群体,其伪装越好。
此外,为评估贝母的伪装效果并检验人类通过视觉的选择过程,研究者编写一款名为“找贝母”的网络游戏,用以收集与色觉相关的数据。来自全球500多名玩家参与的实验结果表明:伪装更好的贝母的确更难被找到;并且,拥有三色视觉的人类搜寻目标的速度要比二色视觉的动物更快。
以上结果表明,人类的采挖活动很可能驱动伪装在梭砂贝母中的进化。采挖者并不在意贝母的色彩,但他们的搜寻和采挖过程却影响植物的色彩进化。这一例子暗示,人类活动正在以自己都无法预见的方式影响野生生物的进化。
虽然梭砂贝母已足够“聪明”,但研究者推测,在利益的驱使下,再高明的伪装也躲不过人类的高强度搜索。如今,许多群体的贝母已经越来越少见。研究者呼吁,为人类,为明天,必须减少对野生生物资源过度采集。
关键词: 采挖
相关内容
- 天天视讯!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3% a>
- 飞利浦美股盘前涨超11% 环球快资讯 a>
- 焦点热讯:宁波色母(301019)4月24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07万元 a>
- 在岸人民币兑美收盘报6.8985,较上一交易日跌87个基点 a>
- 环球今头条!要把马斯克踢下台?特斯拉股东联名上书!啥情况? a>
- 713分考上清华,收到通知书时正在工地搬砖,如今他的去向定了 a>
- 潮鸣_关于潮鸣介绍 a>
- 双子座是几月_关于双子座的生日_天天新要闻 a>
- 微速讯:草船借箭故事简介_草船借箭讲的什么故事 a>
- 【世界聚看点】斯通表示定理_关于斯通表示定理简介 a>
- 最新消息播报:杭州发布五一假期出行提醒这一天将迎来大流量 五一假期高速免费通行5天 a>
- 焦点信息:全方位严守耕地红线 a>
- 江西首个市场化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启动 a>
- 华星创业:公司获得虚拟人物设计、开发和运营授权,将会基于《三体》的世界观进行虚拟人物开发 a>
- 观热点:华星创业:公司在《三体》世界观的框架内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 a>
- 优彩资源: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8万吨/年(二期)项目 ” 总投资约为4,148.94万元 环球热议 a>
- 连续13年国际市场份额第一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一季度继续领先_焦点要闻 a>
- 中科微至2022年净利降146% 2021上市即巅峰超募14亿 a>
- 当前头条:用读书充实生活 前行的脚步会更有力量 a>
- 世界视讯!工信部:适时出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政策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