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春分时节,农事正忙。各地农民正在抢抓农时,播种育苗,强化田间管理,为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在环境资源的硬约束下,各地继续把创建高产试验示范田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举措。但是,如何把高产试验示范田变成“农民田”,把“专家产量”变成“农民产量”,把小块田的高产转化为大面积均衡增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全国各地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示范田是田间地头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是聚集资源优势展示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新模式的重要平台。从目前来看,每年各类试验示范田的粮食产量不断刷新纪录。根据一些媒体的公开报道,2022年,有的地方小麦试验品种单产超过900公斤,水稻实验品种单产超过900公斤,玉米试验品种单产甚至突破1000公斤,大豆试验品种亩产突破250公斤,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22年小麦单产390.4公斤,玉米单产429.1公斤,稻谷单产472公斤,大豆单产132公斤。
从各地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田高产经验来看,试验示范田是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有机结合的典范,这是实现高产的重要原因。在环境资源的约束下,各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土地规模适度流转,打破地埂界限,统一规划耕地,把小田改造成大田,加强水利、电力、道路、农用设施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生产管理上,实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播插期、统一田间培管、统一指导服务,把先进科技融入到整地、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到收割的每个环节,提升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水平。这些举措,可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土地利用效率、土地产出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产增效。
高产试验示范田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的重要平台,既要为科技种田“打样儿”,也要为发挥辐射作用“搭台”,开展现场观摩、田间指导和专家咨询,充分挖掘良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生产潜力。农业科研人员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在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教学,可以让广大种植户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每个新品种的特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内容,真正要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让农民看到农业高科技的力量,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
科技是稳粮增产的根本出路,是农民种出专家田的“拐杖”。现在一些地方出现少数大学生、硕士甚至博士变身为知识型农民的例子,但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掌握技术不多、学习积极性也不强。要把试验示范区的“专家田”变为“农民田”,把“专家产量”变为“农民产量”,还需要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力度,加强对农民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把农民培养成会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专家型农民、种田的“新把式”。一些地方把新型职业农民纳入农业系列评职称的评审范围,给农民颁发初级、中级、高级证书,这有助于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专业技术人才,为粮食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农业是弱质产业,种植比较效益低,国家不仅要继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还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主产区抓粮不吃亏,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利用农业科技进步主攻单产、力争粮食多增产,进一步端牢端稳端好中国饭碗。(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关键词:
相关内容
- 天天视讯!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23% a>
- 飞利浦美股盘前涨超11% 环球快资讯 a>
- 焦点热讯:宁波色母(301019)4月24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07万元 a>
- 在岸人民币兑美收盘报6.8985,较上一交易日跌87个基点 a>
- 环球今头条!要把马斯克踢下台?特斯拉股东联名上书!啥情况? a>
- 713分考上清华,收到通知书时正在工地搬砖,如今他的去向定了 a>
- 潮鸣_关于潮鸣介绍 a>
- 双子座是几月_关于双子座的生日_天天新要闻 a>
- 微速讯:草船借箭故事简介_草船借箭讲的什么故事 a>
- 【世界聚看点】斯通表示定理_关于斯通表示定理简介 a>
- 最新消息播报:杭州发布五一假期出行提醒这一天将迎来大流量 五一假期高速免费通行5天 a>
- 焦点信息:全方位严守耕地红线 a>
- 江西首个市场化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启动 a>
- 华星创业:公司获得虚拟人物设计、开发和运营授权,将会基于《三体》的世界观进行虚拟人物开发 a>
- 观热点:华星创业:公司在《三体》世界观的框架内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 a>
- 优彩资源: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8万吨/年(二期)项目 ” 总投资约为4,148.94万元 环球热议 a>
- 连续13年国际市场份额第一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一季度继续领先_焦点要闻 a>
- 中科微至2022年净利降146% 2021上市即巅峰超募14亿 a>
- 当前头条:用读书充实生活 前行的脚步会更有力量 a>
- 世界视讯!工信部:适时出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政策 a>